水源传播也是一种传播途径,具体就是饮用受污染的水源导致感染的一种传播方式。它有两个最主要的前提:水和污染。
水:水我们好理解,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都是水,但是这里的水一般指的是饮用水,也就是淡水。
污染:污染我们也知道,目前由于人类的发展,导致环境受到污染,自然水资源也收到污染,这也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威胁。很多企业产生的污染源(一般是污水)都是排向河流、江水等地,导致水资源受到污染,自然也加大了人类患疾病的几率。
按照分类,水源传播分为饮水传播和疫水传播。
饮水传播:饮用被污染的饮用水导致感染。
疫水传播:接触疫水时,病原体经过皮肤、黏膜侵入机体。
由于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喝水,所以以下我们所说的水源传播指的是饮水传播。
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生物都需要喝水来维持体内的水分,据悉,水约占人体的百分之七十,这么大的比重,表明水对人的重要程度。但是你有那么大的需求,自然病毒、细菌等病原体通过水源入侵人体的几率也就变大了。
这时候有人就要问了,怎么我喝水也会被传染呢?
这么说吧,我们的饮用水从哪里来呢?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上厕所吧,上完厕所都需要冲掉吧,冲掉水会排到哪里?我们喝的就是那个。当然我们最终家里用的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那个水是可以用的。还有就是佛语里面说,佛观一瓢水,四万八千虫。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去最最清澈,没有受过污染的水源用瓢舀一瓢水,里面是有很多微生物的。所以当我们把这些水直接喝下去,就有可能被病毒和细菌入侵我们人体。
那么怎么办,那岂不是我们连水都不能喝了?
那也不是,其实我们人体也有一些防御机制来预防,减少被入侵的几率。
一、胃酸:当食物经过口、咽,到达胃时,胃粘膜就会分泌胃酸,胃酸是一种强酸,绝大多数的细菌和病毒是无法在如此强的酸浓度下存活下去。
二、黏膜:在我们的胃、肠,有一道保护屏障,那就是黏膜,它的防御作用与皮肤一样,能阻挡病毒和细菌入侵人体内部。
三、肠道的有益菌:其实我们人体内部也是有细菌的,据悉肠道内有十万亿数量的细菌。其中的有益菌是对我们人体有帮助的,有益菌不但能帮助我们消化吸收,还能抵御感染。
具体是这样的,当我们饮用自来水后,首先自来水来到胃部,胃的胃粘膜将自来水内的病菌阻挡在外,然后分泌胃酸。微生物在如此强大的酸浓度下,大量的死亡。一般情况下,病菌都会在这里全部死亡,当然也会有生命力比较顽强的病菌挺了过来,来到肠道,肠道的肠道黏膜也阻挡病菌入侵,病菌无法突破,与此同时,它们还要接受肠道内有益菌的攻击,比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到这里,能活下来的病菌微乎其微,到这里还能活下来的病菌也无法突破肠道的黏膜。
哇,想不到胃和肠道那么厉害,那我岂不是不用怕了。
等等,你可不要高兴的太早,患有胃部和肠道疾病,又或者胃和肠道动过手术,是会削弱防御能力。而且黏膜在受凉后,会收缩,这个时候就会留下空隙,这时,病菌就会进入这个空隙而入侵人体。再者,你喝的受污染的水越多,感染的几率越大,给胃和肠道防御的压力也就越大,再者,污染的水不但是病菌多,其化学元素也多,化学元素,人体的胃酸和黏膜是无法防御的,所以要喝就和健康安全的水。
那什么是安全的水呢?确实,我们无法确定哪些水是安全的、健康的。不过不需要担心,对于饮用水的标准,国家有专门的的健康标准,一般三有产品的矿泉水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饮用;如果当你对哪些市场上的矿泉水不放心时,也没事,你也可以在饮用前进行高温加热,将水煮沸,这时候的水是可以放心饮用的;不喝生水和隔夜水,生水要煮沸后才能饮用,隔夜水最好倒掉,或者重新煮沸;最后,别喝凉水,喝凉水时,胃粘膜和肠道黏膜就会收缩,这个时候如果病菌入侵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