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他便在那棵千金榆下。在屠血沟,在清贤谷。
“绸直如髪,卷髪如虿。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他睡着,如一个圣人,一个稚儿。
“颜如渥丹1,台笠缁撮,充耳琇实,垂带而厉。”
他眠着,与他的富贵,他的孤俊。
不悦,苑结,不为他的这一切。
只为他的余带,他的旟发,而盱睢,而紧随,而喟叹。
“历来读诗,人多痴记‘讽刺’、‘正君’,‘王化涵润’。怎是如此回事!”(暨水杂记补遗)
不过风雨一场,美丽一场,希望一场,自由一场。
他就在那棵千金榆下。在屠血沟,在清贤谷。
他们就在那。
在屠血沟,在清贤谷。
壮士美人,他的、他们的断髪,睡着,如一群圣人,一众稚儿。
沉沉、困倦地睡着。
睡吧。于太行的怀里。
睡吧。
睡吧。
作于戊寅癸丑甲子日,于太行清贤谷2。
注释:
1、这句并不出自《小雅·都人士》,而出自《秦风·周南》。
2、清贤谷,中太行西南处谷地,距胡狩岭不远。古为隐士避居之地,有烟风亭、夕川阁等历史名胜,高可望曾在此地居住十四年,直至清兵攻入西河。诨名屠血沟,得名原因不详。为暂编第二师师长秦绛明殉国处,随之殉国的还包括数百名缺乏经验的新募士兵及志愿援助的学生。据事后统计,在清贤谷战死/殉国的67名学生中,西河省立二中、西河译专、西河大学学生共计48名,还包括8位女学生(3名西河女师,5名西河大学)。对学生尤其是女学生的在场,曾有过各种颇为侮蔑的评论,但在幸存当事人、各校校友团体的奔走及考证下,如今,我们清晰地知晓,所有学生都是自愿随秦绛明部出征,并力战至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