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布凯盟不同,顿塞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北方是一定要和南方在一起的。这也便是从历史上,为何分久必合。
而从南方来说,面临北方的入侵。只有依托楚河汉界,才有可能勉强维持一段时间的分治。
在战争最激烈的冬天,江河是没有一战之力,处于无险可守,又如何维持和平。
这和布凯盟,只要一到冬天,便是需要休战,是迥然不同的。
只是,在布凯盟的强力介入下,顿塞各方,各怀鬼胎的,又开始了明面上的和谈。
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都快要发洪水来了。大江都了洪期,那和旱期,是截然不同。是真正意义上的天险,比楚河汉界还险那种。
在收到蓝军要抢先一步和谈破裂的情况下,李大头终于是派出了正式的和谈团队,图谋在拖上一个月,换了一年修整,好整军再战,来日方长。
新历元年四月一日,李大头派出和平代表团北上谈判。
和谈团队中的黄绍,是李大头派系的重要人物。蓝军首先是火速处理了他。
布尔湖亲自接见了他。见到首 长,开始还有点拘谨,布尔湖就问他说道:你是哪里人啊?
寒暄几句后,布尔湖直奔主题说:我方对和谈是比较宽大的,李先生如果不抓住时机,就变成六亲无靠了。
六亲无靠?黄诏不解这个名词露出来了疑惑。
一亲、黄大头是靠不住的;
二亲、凯尔森是靠不住的;
三亲、黄大头的部队也是靠不住;
四亲、自己在武宁的二三十万兵力,同样靠不住;
五亲、李先生在金宁的一些支持者,是因为李先生开展和谈。如果李先生不和谈了,那些人就靠不住了;
六亲、我方拿出诚意跟李先生和谈,如果李先生没有诚意,我方也靠不住了;
所以说,如果李先生符合这六项条件,那么,李先生是不是就六亲无靠了呢。
黄诏顿时便是感觉,和谈破裂必成定局。因为,布尔湖认知如此深切,所以不可能拖延到明年了。
谈判团队中另外一个重要人物,便是黄大头派的张中。来这之前张中曾去见黄大头。
对此,蓝军是有警惕的。张中抵平后,荷叶江即当面质问他,是黄大头仍在幕后操纵,并质询金宁“四一惨案”事件真相。
张中作了一些解释,也感觉到了,和谈破裂必成定局,因为,不可能拖延到明年了。
在相互各自交流后,布尔湖和荷叶江,也是聚在一起,开了一个碰头会。
他们,没有签字的权利。布尔湖点名主题说道:有权利签字的,是一个没来。
荷叶江知道湖说的是谁,就算李大头不愿意过来,最起码白喜要过来。就如同自己这边,湖若是没有去巴宁,那,自己是应该过去的。
反倒是黄大头这边,虽然是过来了一个人。但是,四月一日,黄大头指使军统特务向前往机场为谈判代表团送行,并要求实现真正和平的六千余名爱国学生行凶,造成注血事件。已经是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血战到底的决心。
主 席认为,和谈是否应该继续?荷叶江也是说道,江水越发糟糕,拖下去,正越发危险。
能不打,还是要不打的。和平,首先便是要有的谈!最起码,这些人,还是可以传话,可以争取的。布尔湖还是决定,和谈继续。
不过,命令军队,四月二十一号,准时渡江。布尔湖也是说道:不管是以战争的形式还是和平的形式,顿塞,是必须要统一的。
只是,他们大概率是要选择战争!荷叶江并不看好和谈的说道。
必要时候,为了和谈,我们,是可以退让几步的。布尔湖也是说道:我们是希望和平建国。
退到什么程度?荷叶江也是说道:退到不和平建国也可以吗?
必要时候,八条,可以退让几步。布尔湖也是承压说道:先和平,在谈其它。各自布置重兵,是为了调兵遣将。先把部队撤下去,是有的谈的。
布尔湖是有权利的,荷叶江只能是继续进行谈判。
四月六日,新顿社发表社论:
虽然李政府“表示希望参与和平解决国内问题,但是他们和继续主战的及其死党一样,反对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反对接受中 共的八项条件”。“他们要把反 动势力‘干等’地‘光荣地’保存下来,以为卷土重来的资本”。
这是一种极荒谬、极反 动的态度,是与立功赎罪的态度完全不相容的。
表明了蓝军方面的态度,顿塞必须先统一,这打破了代表团的幻想,是真的拖延不太久了。
为了充分交换意见,至四月十二日,双方代表先进行了个别商淡。
四月八日上午,布尔湖荷叶江、在大兴香山接见张中,就谈判中有关事宜,长谈了4个小时。
和谈非常艰难,布尔湖也是承压说道:为了减少代表团的困难,可以不在和平条款中提出战犯的名字,代表团的处境和困难,我也谅解。但是,总不能就这样一直拖延下去,和谈方案先由我方面草拟,拿出方案后,正式谈判就容易了。将来签字,如他们都来参加则更好。
布尔湖邀请张中吃午饭,双方可以先草拟一个大致方针。可是,张没得权利签字啊!张得知俩人昨宵一夜未眠,借口休息。使辞谢而归。
四月十三日,第一次正式会议举办。蓝方提出了在八项条件原则基础上制定的《国内和平协定》草案。荷叶江对草案的各条作了说明。
荷叶江强调说道:我们的态度是:如金宁政府真正接受八项条件,那一切都好商量,而是否接受八条,又主要集中在两个根本问题上。
荷叶江说:“中心问题是接收和改编。”关于我军渡江接收军队问题。你方面企图划江而治。
张中没得回答,上面在十二日电示代表团的文件里,明确写明:“签约后驻军,第一期最好各驻原防地”, “渡江问题要严加拒绝。”
人民军必须渡江接收政权。荷叶江说道:今天的革 命,再不能像一次革 命和二次战争那样,由于中途妥协而使反 动派最后又得到胜利。因此,要坚持将革 命进行到底。
代表团显然不能反对渡江,但总希望慢一点。最好是到五月份。
荷叶江指出:慢一点渡江,无异给羊城、黄军以掩护,使之获得喘息之机。
不过在谈判期间可暂不渡江。
能拖一天算一天,就如同双十协议一样,都是为了整军备战。这样最起码,也是拖到二十一号。
二是关于改编军队问题。荷叶江也是说道:驻军权,是中央政府核心之权利,谁的军队在,地盘便是谁的。
代表团也是心知肚明,就如同布尔湖说的,枪杆子里出政 治。不就是自己手里的军队不行,不然,怎么会是在这里谈。
我方希望双方军队分期分批各就驻在区域内自行改编。张中也是异想天开的说道,这实质上是要保留其军队,还是为了卷土重来。
我方坚决主张依据民 主原则,改编军队。至于改编方法,考虑到国军的出路,先依照原编制集中整理,然后再改编为人民军。荷叶江强调说道:军权,便是一切之基础,没得谈。
代表团同意改编,又是说道:能否将改编划分为两个时期,在联合政府成立前,黄党所统辖的部队由他们自己处理;联合政府成立后,再由整编委员会处理。
我方不同意这样办。荷叶江断然拒绝的说道,和谈的目的是为了不发生战争,但是,如果战争必定爆发,又还有什么必要和谈?没有军队,必定是没有战争。
以上两条是关系到人民革 命能否进行到底的根本问题,是不能让步的。但是为了尽量争取以和乎方法解决问题,荷叶江在其他问题上作了许多让步。
在继续讨论协定草案时,代表团对草案提出了四十余条意见,我方接受了二十余条。
例如战犯问题,讨论协定草案时,代表团对战犯问题争得很厉害,主张不要将战犯问题写入协定。
荷叶江照顾他们的意见,将战犯分为两类,对其中怙恶不悛者,应于从严惩办;而“一切战犯,不问伺人,如能认清是非,翻然悔悟,出于真心实意,确有事实表现,因而有利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之推进,有利于用和平方法解决国内问题者,准予取消战犯罪名,给以宽大待遇。,”
除战犯外,对于国 民党军队官兵及国 民党政府工作人员,决议修正案也表示了予以宽大处理的精神,其它各项问题也在认真听取代表团的意见后,作了适当的解决。
荷叶江主动向他们保证说道:若李政府接受和平协定,我方将负责同各民 主党派协商,接受他们若干人参加新的政 治协商会议,也参加联合政府。
和谈自然是不会在一天之内结束,只是,大概讨论一下,各自的意见。
不过,荷叶江反而是向布尔湖报告了,和谈破裂,准备战争的报告。
报告指出,无论是我们退一步,还是我们进一步,他们都是选择拖延下去。他们梦想国际形式发生大的变化,布凯盟真的出兵占领顿塞。这样,他们就可以当守门员。
布尔湖在四月八日致李电中谈:“贵方既然同意以八项条件为谈判基础,则根据此八项原则以求具体实现, 自不难获得正确之解决。所有问题。亦是如此,总以是否有利于顿塞人民解放事业之推进,是否有利于用和平方法解决问题为标准。
只是,李大头究竟是在想什么,就不得而知。
四月十四日,蓝军向在大兴的部分民 主人士报告第一次谈判的经过以及南京代表团对《国内和平协定》草案的意见,并广泛征求民 主人士的意见。这些等人先后发了言。他们的意见很集中,认为蓝方已作出了不小的让步,《国内和平协定》草案之宽大已出乎意料,在渡江接收反 动政权、改编其军队及战犯这些根本问题上,不应该再让步。
大家均表同意,并认为不需要逐条讨论了。接受了政府代表团二十余条意见后修改过的《国内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修正案稿可以成为定稿。
四月十五日,召开第二次正式会议。会上宣布了协定的修正案。荷叶江说:“这是定稿了。我们总是尽量求取原则上的同意和实施技术上的合理,以便代表团说服南京政府,使协定很快签字,从而推动和平事业的进行。
荷叶江也是郑重宣布:谈判以四月二十日为限期,金宁政府是否愿意签字,须在二十日以前表态。
代表团见无法继续拖延下去,只能是派黄绍于四月十六日携《国内和平协定》修正案飞金宁请示,希望金宁政府能接受这一协定。至于黄大头,他是压根就没有可能。
当然,最重要的是,唯一一个能够签字的,现在是李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