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骜疑惑道:“姑母、姑丈素来疼爱表弟,不知本王忘记何事?却可叫富平侯、敬武公主舍得表弟随本王至杜陵守孝?”
张放止住哭泣,以白绢拭泪,慢慢道:“太子莫非忘却了?臣弟祖籍便是杜陵。家父素来谦俭,每登阁殿常叹桑弘羊、霍禹为戒,岂不厚哉!常思归老于杜陵,我若求请回杜陵修葺祖宅,家父必喜,家母亦不会阻拦。”
刘骜喜道:“如此甚好!”
次日早起来,淳于长置酒与太子、张放送行,吃了早饭,数十个家仆挑了行李,行至东门。王莽、淳于长与太子、张放作别,刘骜与张放骑马出了东门,并辔而行。
淳于长自回府,不在话下。王莽无事,便去西市巷口寻刘怀能,却听刘怀能主子家另一婢女抱怨她今晨撇下一盆尚未浆洗完的衣物便鬼鬼祟祟尾随一陌生男子出西门而去。
王莽心下疑惑,暗自思量:“怀能姑娘只身尾随陌生男子出西门,不知所为何事?城外林密人疏,恐有危险。我且出西门寻她去。”于是快步自西门出城而去。
行至城外三里许,忽闻南面树林中依稀传来打斗之声,王莽寻声而去,正是刘怀能与一虎臂、蜂腰、螳螂腿的男子争斗。
只见她手握洗衣棒槌左挥右打,显然乃一时情急,于浆洗衣物时见到此男子便尾随而来。
王莽定睛一看,此男子手中武器竟是一支仅七寸长的判官笔。刘怀能兵器不趁手,东击一棒,西打一槌。
陌生男子手中判官笔则一寸短,一寸险,招式灵动狠辣。霎那间,男子已用判官笔使出仙女引针、白猿献果、叶底偷桃,双蝶舞花四招凌厉无伦的杀手,招式或穿、或点、或挑、或刺、或戳,逼得她连连后退。
由于判官笔既短且小,因而每每出招皆欺身近搏,凶险万分。王莽惊慌失措,脑中闪过数百种搭救刘怀能之法,脚下却似胶漆凝住般纹丝不动。
刘怀能全神贯注,丝毫不敢懈怠,斗到二十余招,男子招数越来越快,突然伸笔来戳她左眼,刘怀能正欲以棒槌招架,男子笔到中途,笔尖一抖,忽又变换方位直刺她右肩,刘怀能花容失色,急忙移棒来挡,可陌生男子出招极快,怀能招架不及,笔尖眼看便要刺入右臂。
“嗖!”王莽耳边掠过一声破空之响。
“阿也!”刘怀能与陌生男子同时尖叫,王莽再看那男子时,正以左手握右手手腕,痛苦不堪,口中骂道:“暗箭伤人,算甚么好汉?”
“兄台鬼鬼祟祟,暗中跟踪于我,又算甚么好汉?”空中传来浑厚的嗓音,话音未毕,一名青年男子已飘然落于刘怀能右侧。
王莽方闪开眼看那男子时,见他二十出头,一身玄色长袍,袖口缀明黄缎边,腰间挂白玉玲珑玉佩,气质优雅、气度逼人。
王莽快步奔至刘怀能左侧,忙问:“刘姑娘未受伤吧?”
刘怀能抬了抬眉道:“书呆子何以在此?”
陌生男子暗忖:“此人于数丈外扔石子击中我手腕,力道雄浑,内功深厚,又有诸多帮手,我绝不是对手, 若贸然动手,非吃大亏不可 。”因说:“这位英雄,你我素昧平生,今日之事恐有误会,在下告辞了,山长水远、后会有期!”言毕足尖点地,飞身而去。
刘怀能正欲追赶,青年男子拦住道:“穷寇莫追!”
“他是石显家丁,我欲杀之而后快!”刘怀能愤愤地道,“此人腰悬石显府令牌,我一看便知,故而尾随而来。”
青年男子道:“姑娘好眼力!实不相瞒,此人原本乃跟踪在下而来,姑娘来了个黄雀在后,不想为其察觉后,却与姑娘争斗。”
刘怀能仔细端详此男子,问道:“敢问公子尊姓大名?石显家丁何以跟踪公子?”
青年男子道:“在下姓萧,单名一个绍字。由于祖父为石显所害,父亲亦被免官,辗转数年方回到京城,如今于城外赁屋而居。时过多年,想不到石显竟仍不肯放过萧家。”
“萧大哥!真的是你吗?”刘怀能双目含泪,“我是怀能啊,萧大哥不记得了么?”
“怀能?刘怀能!”萧绍亦激动不已,执其双手道,“当年萧家临难时,你尚不满三岁,如今年已及笄,但若仔细看来,眉目之间仍有幼时模样。萧大哥记得,怎会不记得?萧大哥尚记得你幼时最喜吃西域葡萄呢!”
王莽见萧绍握刘怀能之手不放,蹙了蹙眉,清清嗓道:“萧...萧兄,孟子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萧绍方觉失态,忙放开手,赧道:“小兄弟言之有理,在下失礼了。不知小兄弟尊姓大名?”
“萧大哥不用睬他,他就是个书呆子。”刘怀能朝王莽吐了吐舌头,俏皮地说道。
“晚生王莽。萧太傅体周、召之德,秉公绰之质,有卞庄之威,叫晚生佩服之至,萧兄气度恢宏,确有令祖之风。”王莽拱手行礼赞道。
萧绍凝望远方,面色惆怅,徐徐言道:“只可惜,家门不幸,祖父为奸人所害!时隔多年,石显仍旧不肯放手!”
“我早就想手刃仇人,只苦于无可乘之机,萧大哥武功高强,可有何打算?”刘怀能迫不及待要报杀父之仇。
萧绍低头沉吟,半晌才道:“此事谈何容易!你们且随我来,我带两位去个去处。”
王莽、刘怀能随萧绍往城外又行了数里,见山腰郁郁葱葱一片竹林中,流水潺湲飞石髓。
三人沿溪水而上,山中隐隐约约传来阵阵琴声。王莽心中疑惑:“何以这荒山野岭之中竟有人抚琴?”
王莽循声而去,细细听来,琴声古朴苍见,有如山泉自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令人心旷神怡。
又行数十步,王莽见此间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鼻中不时飘来奇花异草的阵阵幽香,遂对刘怀能并萧绍道:“萧兄,想必此间有高人隐居罢?”
言未毕,王莽抬头忽见竹林深处有一茅屋,屋旁松篁交翠,他不顾萧、刘二人,独自快步行至茅屋,只听琴音渐渐高亢,后又骤然停止,正欲轻叩柴扉,只听屋中传来人声:“琴音中忽起高亢之声,必有贵人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