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财富秘笈
曾宝根很了解黄文利,从他看女孩那迷离的眼神,就知道这个情场老手的“猎艳”行动又要开始了。
其实曾宝根对待黄文利的心态是很复杂的,自己所管辖的业务与黄文利的经营项目有交织,但并非核心业务。
虽然名字叫做“规划科”,但是规划的事情自己根本就插不上手,不像前些年,乡里面多少还有一些土地的审批权,现在全被市区两级部门收了回去,而其他的一些需要审批的事项,又被乡领导们牢牢地把控着,自己现在这个部门能做的只是指导辖区内住宅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协调临时用地以及拆除违法建筑等等。
总之,管的都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之事,都是一些跑腿出汗的活。平时黄文利对自己也是客客气气的,但是曾宝根知道,这种“客气”实际上是一种商人的精明,“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说白了,就是黄文利把自己当成“小鬼”了,常施舍一些小恩小惠,这倒不是有求于他,而是怕他使出小鬼的招数去捣乱。他知道黄文利这些年拿出不少房子打点关系户,但是自己人微言轻,凭自己目前的权力,这等好事很难落到自己头上。
对于黄文利经常给予自己一些小福利,曾宝根刚开始是感激的,但是自从无意间发现一个秘密之后,他对黄文利的心态就转变了,甚至还有一些记恨。
去年年中,北都市组建了一个全市商品房登记系统,曾宝根的规划科有部分权限可以进入。出于好奇,曾宝根把自己熟悉的人名和身份证号都分别输入进去,结果发现副乡长杨晓东的老婆刘娜在北都市居然拥有五套房产,一套在市内的九龙花园,一套在常庄的绿柠檬小区,另外三套就在莱茵河畔小区,前两套不好说,后三套房用脚后跟都能想象的到,这些房子一定是黄文利孝敬的。
跟了副乡长杨晓东多年,曾宝根很了解黄文利的发家史。新天地产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跟杨晓东全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杨晓东和他父亲的支持,就没有黄文利的今天。
说起黄文利的财富,自然得先说到杨晓东。杨晓东的仕途一直是顺风顺水,他是一个标准的官二代,老爷子是东升区人大主任,也曾是常庄乡的老乡长。他自己是常庄乡的土著人,大学毕业后,在老爷子的运作下,先是在东升区房管局做了几年的小科员,接着又调到常庄乡担任规划科的科长,两年后又当选常庄乡的副乡长,2010年,还不到35岁的杨晓东便成为这个拥有十几万人的城乡结合部的特大乡常务副乡长。
其实常庄现在已经没有半点农村的模样了,早在二十世纪初,北都市区不断向外扩张,农民的土地被国家征收变成了商业住宅用地,每个农户都因为拆迁而一夜暴富,成了新的百万富翁,除了得到一笔不菲的现金外,每家都拥有两套甚至几套回迁房。没有地的农民虽然搬进了楼房,却不愿放弃农村户口。
随着常庄地区逐渐规划成城市副中心,常庄乡的商品房价格也越涨越高,已经从2001年的两千多元涨到现在的两万元。但是早早把土地卖了的村民们愈发感到自己吃亏了,于是不断围堵乡政府,要求增加补偿款。正是有了这些宁当农民不当市民的土著居民的存在,常庄乡才没有法子摘下“乡人民政府”的牌子,只是在旁边又增加了一块“东升区人民政府常庄地区办事处”的牌匾。
从农村到城市的巨变,两位杨乡长和新天地产的黄文利不仅是见证者,而且都是参与者,在常庄乡,黄文利和杨家父子合作了近十年。2004年,老杨乡长主政的常庄乡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这就是黄文利的新天地产。新天地产刚来常庄乡拿地的时候,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但是后来仅靠莱茵河畔这个楼盘,就赚了一个盆满钵满,而且还成了北都小有名气的地产公司。
谈及经营成功的秘笈,黄文利总结为六个字:花小钱办大事。也就是说,尽量用最少的钱去屯最多的土地。然而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这种“商业秘笈”却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
企业经营过程中,只有大投入才能有大产出,投入与产出是一种正比例关系。房地产行业也不例外,没有雄厚的资本就去搞房地产开发,那简直是痴人在说梦。
市场日趋成熟,经济发展也是有律可循,上世纪九十年代那种“空手套白狼”的商业奇迹,似乎只是一个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在十几年后本应不该再出现,然而奇迹偏偏就又出现了,而且幸运地落在小人物黄文利的脑袋上。
某次酒席结束前,一位朋友咨询黄文利,这个商业秘籍怎么才能实现呢?黄文利诡异的笑了笑,问朋友,你能发誓不告诉任何人吗?朋友一听好像有戏,赶忙指天指地发誓自己一定会保证不对任何人说。黄文利又笑了笑,对朋友说,这个誓,我也能发。说完拍拍朋友的肩膀,踱着方步走了。朋友待在原地,脑袋有点蒙圈,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黄文利开发的莱茵河畔小区,已经开发了两期,计划到2015年将达到四期,开发面积将达到100万平方米,商品房套数将超过8000套。现在已经交房的莱茵河畔二期,均价已经达到每平方米21000元,这比2006年一期开盘价5000元,已经翻了四倍,而正在开发和尚未开发的土地,还是八年前囤的地。
在囤地这件事情上,黄文利还得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杨老乡长。黄文利非常佩服杨老乡长的高瞻远瞩。杨老乡长是黄文利的远房姑父,他刚到常庄乡的时候,房地产市场土地拍卖机制还没有形成,黄文利是杨老乡长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引进到常庄乡的。当时的黄文利并没有多少资金,老乡长抓住政策漏洞,允许新天地产缓交购地费,接着又让他把已取得土地证的土地质押到银行,贷出款来再去买地。
终于经过几番眼花缭乱的乾坤大腾挪,黄文利几乎没花一分钱就拿到了三百亩的国有土地证。因此,杨老乡长就是他的贵人,为了感激贵人,黄文利先后奉上了三套复式住宅楼,产权证上的名字都写成了儿媳妇刘娜。2007年杨老乡长调到区里成为副区长之后,新天地产营业执照上又多了一位股东,是杨副区长的千金-杨柳,持股比例为8%。当然了,这是干股,不用杨家掏一分钱。
自己的贵人调到了区里,虽然树荫更茂密了,乘凉更方便了,但有时候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好在没过几年,小杨子承父业,也成了杨乡长。杨晓东由副乡长升为常务副乡长之后,分管的工作是土地,城建,教育以及司法。杨副乡长的口头禅是:常庄乡要做一个服务性的乡政府,要为投资者排忧解难,这些口号也成为他与商人们交往甚密的充足理由。
伴随着这些年常庄乡巨大的变化,杨晓东的仕途也是一步一步的向上升。但是这两年他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先是2010年夏季,辖区内几个小区的居民因为不满高各庄村市政垃圾场的臭味外泄,上千居民把东升北路这条主干道给堵了两个小时,此事还上了国外的报纸,影响非常恶劣。为此事,连他老爷子也被市领导找去诫勉谈话。
接着这两年,莱茵河畔小区的一些业主们吵吵嚷嚷要成立业委会,声称要炒掉物业公司,还要和开发商清算公众收益,为此还闹出了不少群体性事件。作为主管乡长,他在多个场合公开表态:坚决支持小区业主自发召开业主大会,成立业委会。每次喊完这些口号,连他自己都感到好笑。呵呵,只要有我杨晓东一天,你们就别想成立业委会。
曾宝根跟着杨晓东这么多年,对这位顶头上司的后台背景了如指掌。半年前自己被杨乡长提拔,成了规划科科长,但他知道自己的羽翼还没有丰满,手不能伸得太长,还需要隐忍,所以在大事小事上,他都要向杨晓东汇报,甚至小舅子春节之后要到正方物业上班这件事,他也一五一十汇报给了杨晓东。
今天晚上的酒宴,中途突然被这个女服务员抢了镜,酒风就有些转向了。黄文利除了要装模作样应付曾宝根等三人外,还时不时在女服务员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实力。三个男人倒也是心领神会,助纣为虐,把黄文利的马屁拍得是“啪啪”地响,给足了黄老板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