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看吧!”
“对了,程程分了吗?”
晓锋的眼神暗了一下:“没有,也等着呢,他们林场也是啥单位都不好进。”
杨月想他们到底还是有联系的。想想自己任务还没完成,便道:“好孬总有一个地方接收。”
“要让你下连队,你愿意吗?”晓锋盯了她一眼又吸了口烟,这一口吸的比较狠。
杨月愣了一下,千辛万苦想从这里走出去,辛苦一大圈儿又转回来。这似乎是她所不甘的,尽管这也是一份工作。
可是除了等他们什么也做不了,那个时候谁也没想到,几年之后,国家再也不分配工作了,市场打开了他的大门。你可以去任何一家单位应聘。但压力山大的年轻人开始抱怨苍天何其不公——70后们只要走出大学校园,国家马上会给他一个饭碗 他们却要在数以千万人的手里去抢自己的一碗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你很难判断:国家的那碗饭是不是你想要或者愿意吃的;你也很难区分:你抢来的那碗饭会不会更香,会吃多久?
回到学校,杨月已经成了大二的学生,并意外地得了一等奖学金,她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努力,因为宿舍的姐妹都和她一样勤奋。500元的奖学金对她而言数目不小,够她大半个学期的伙食费。当晚,她高高兴兴给家里写了封信。
不久,杨月遇到了一个难题,系宣传部长找到她,说一个星期以后系里要举办一次迎新生演讲比赛,每班两个名额,杨月的任务是安排好这两个名额。杨月有些奇怪,自己是学习委员,柳若飞才是宣传委员,这应该是他的活儿,部长怎么会安排给她?但是她也不好推辞。先在宿舍问了一圈儿,姐妹们对此都不感兴趣,她又敲开了隔壁本班另一个女生宿舍的门,也被婉言拒绝了。抱着一线希望她去了男生宿舍,合作过的柳若飞、景云鹏拒绝得很委婉但也彻底,一个说:“系里安排了其他工作。”一个说:“这个事得抛头露面,我长的不好,怕影响班级形象。”杨月的头都大了,硬着头皮敲开另一个男生宿舍,不好意思求别人,一眼看见生活委员躺在床上看小说就问了他。体育委员只抬头看了她一眼,回了三个字“没兴趣”便又沉入了小说里。杨月觉得非常绝望,就算她勉为其难挺身而上,也还少一个名额。她转身颜面全无的打算离开,一转眼发现陈林坐在床上同情的看着她。
“陈林,你上呗。”她随口问。
“我?我也不会啊!”
那种不明显拒绝的态度,让杨月大喜过望:“没事儿,就两分钟,几百字也不多,你写东西也挺快 背不下来念也行。”杨月一口气把演讲说的浮云一样轻。
“那——我试试?”也许是杨月的热情打动了陈林,他犹豫着说。
“行!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呢!”杨月简直心花怒放。“你快点写稿吧,我也回去准备。”
看着她开心雀跃着离开,屋里几个男生面面相觑。
写稿不是难事儿,但要站在那么多人面前去讲,不要说声情并茂,让杨月背下来都是一种酷刑。演讲那天晚上,看到陈林如约而至杨月放下了心。她坐在场下,一边听别人讲,一边记自己的词儿来稳定情绪。轮到她上场,开头还比较稳定,后来语速越来越快,心里暗暗埋怨自己为什么把稿子写那么长。好不容易讲完,她也不知道有没有掌声,如释重负的回到自己的位置,再看台上别人的演讲,她甚至带了点欣赏的意味。
陈林上场了,杨月忍不住偷笑,这个被他强行推上台的男生会不会像她一样?但是没有,陈林的演讲中规中矩,不出色但也不逊色,至少比她镇定,不过他一开口任谁都听得出来平翘音不分。陈林演讲完,她开心地冲走下台的陈林笑着点点头。
演讲结束,和大家一起收拾了教室,一起下楼。
“谢谢你啊!”对帮她渡了一劫的陈林,杨月感激万分。
“谢啥?多大点儿事儿。你前面讲挺好,后来怎么那么紧张,要不能得个名次。”
“我也不知道,就想快点讲完,早点儿下来。”杨月很不好意思,“对了,你还补课呢?”
“嗯,这小子得有个人领着。”
“我怎么觉得你对他说话——”杨月琢磨着把话说的委婉点儿。
“有点随便?”
“嗯,有点。”
“林教授和我爸是上山下乡的知青,在一个农场呆过。”
“哦,那他怎么成教授了?”杨月很奇怪。
“他后来回城参加了高考,我爸留在了农场。”
“那你爸爸为什么不回城呢?”
“大概因为我和妈妈吧,我妈妈是当地的。再说我爷爷家也没什么条件。”
“在农场很苦吧?”作为出生在农场的坐地户杨月深深了解农场生活的单调与艰辛。
“还行吧。回过两次北京,人多点,热闹点,也没觉得有什么好的。不过说起来,我们的父辈真的是把我们后代都献出去了。”陈林笑了,声音里也带着笑意。
杨月不知道这句调侃中是否有抱怨:“怎么说你也有一个好爸爸!”
陈林笑笑,停下来,语气平淡的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尊重他的选择。”
在和林教授强烈的对比下,杨月想不到陈林如此淡然,心里不由得受到震撼,她很认真的说:“我也尊重。”这绝对不仅仅是对陈林的安慰。她又想到一个问题,“放假还得补课,很累吧?”
陈林道:“还行,我就是不定时的给他补。”他忽然醒悟过来,“我那是义务的!”
“啊?!我们以为——”杨月不好意思的停了口。
“东平脑子快,但是比较贪玩,林教授让我带带他,我也顺便用一下他家电脑!”
“怪不得你电脑学得好!”
杨月听人说过陈林电脑学的很好,系机房老师有事儿也找他帮忙,她不由的想:在大学校园哪个人都可能是个人才,如果有那么一个环境,谁可能都会做出点什么来让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