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嘬了一口酒,就了一口炒青椒,两种辣都闷在了心头。
杨楠嚼了口大馒头:“先处处看吧,礼钱要多了咱也没有,不行就拉倒呗。”
“行不行的,开春先把房子买了,陆老三家的房子要卖,把头,位置也挺好,要是八千能买下来也合适。”爸爸掂量着连队几家要卖的房。
“正好铲完地能收拾收拾,行的话明年年底结婚。”妈妈接着话算了算时间。
“收拾下来不得一万二、三哪?”虽然知道家里省吃俭用攒下了点儿钱,但要在这两年内供妹妹上大学,还要给自己成家,杨楠知道父母的压力非常之大。
杨月一直不做声,她很惭愧:要是她不上大学,家里得省多大一笔开支。眼见父母一天天忙碌,一天天苍老,她希望自己能早一天毕业早一天挣钱,能在父母为她考上大学骄傲的同时,也为家里减轻负担。
就算姑娘家不贪财,算下来杨楠的婚礼至少也要两万。一家人只希望粮食的价高一点儿,卖的钱多一点儿。好在这几年种甜菜,从种到收,从泡籽到施肥再到起甜菜、削甜菜,工自然要比别的庄稼多了不少,但卖了甜菜甜菜站里会付现钱,杨月年后上学的钱已筹备出来。
不管怎么样,杨月知道哥哥已经打算忘记过去了,在为哥哥高兴的时候,杨月想到了陈林,想到他突然而傻傻的说“我最近特别怕看见你”,想到他沉静而坚定的眼神,心里莫名有点甜。当夜色来临,她有时会想:家里没有电脑,陈林现在会闷在家里干什么呢?除了看书她也想不出来他能做些什么了,会不会他也会像她想他一样想起自己呢?这样含羞的想着一些句子就在心里慢慢沉淀,这样琢磨着,几天之后就顺出一首小诗,然后又斟酌着起了一个比较浪漫的名字。这样私人化的小文要不要给蒋文龙发出来她有点犹豫。
在冬日的凛冽中,年越来越近了。家家开始准备年货,杀猪宰鸡,买鞭炮春联,给小孩子置备新衣,不养猪的大都要买些头蹄下水,一趟趟乘车往场部跑,钱流水一样花出去,但是心里是高兴的,忙了一年,招待亲戚的同时谁还不能犒劳一下自己呢?
可是,哪怕放春节的假晓锋在家的时间都少了。今天本连队的队长请他吃饭,明天本连队的会计又请,每天晚上都是醉醺醺的回家,有时还是被人送回来的。除了自家贴的对联是他写的,再也看不到晓锋拿笔写什么了,因为算账是在他所在的连队的办公室里。马姨咋咋呼呼地教训着晓锋:“你就不能少喝点?天天吵吵胃疼还天天喝!”晓锋卧在热炕上,像是什么都没有听到,又像是什么都听到了但是却不愿意吱声。杨月一天天看着他醉倒在喝不完的酒里。
爸爸早早的让哥哥准备了上门的四样礼——两瓶好酒,两袋宝牌奶粉,两盒点心,最让一家人有面子的是幺姨送的两只野鸡。哥哥一早上路了,一家人忐忑的等在家里。马姨午饭前来转了一圈,走的时候笑呵呵的:“下午回来的时候看看姑娘家有啥说法。”
下午杨楠打的出租回来,刚进门一家人都殷切地看着他的脸。
“哥,咋样?他家说啥了?”杨月连忙问。
“还行,她爸妈也没说什么,就说先处着。”杨楠是笑着的,大家就放下心来。
妈妈详细的问了在梅子家吃了什么,好像这顿饭丰盛与否关系着哥哥杨楠的未来。好在哥哥说做了一桌子十多个菜,听到还有狮子头、扣肉这样的大菜,妈妈又放心了一层。
梅子的父母听着就是普通人家的爸爸妈妈的样子。不管怎样,毕竟哥哥的事情有了眉目,这个年杨家是高兴的。
农大校园再次热闹起来:白天每一条甬路人来人往,晚上每一栋宿舍楼灯光明亮。交学费,领学习备品,很快学习生活翻开新的篇章。
210寝的姐妹们几乎在同一天聚齐,晚上大家买回米饭馒头,把从家里带来的美味摆了一桌,美美的餐了一顿。饭后,刘好坐在床上扒拉着吉他忽然感慨:“哎,看看人308,一回来差不多都约会去了,就咱们人齐!”
杨月心就突突地跳了两下——她和陈林算不算谈朋友了呢?不过寝室里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因为他们根本没在班级有过交流,更别提去彼此的宿舍了。
“可不,都一个班的差距咋这么大!”陈安妮一边往床上爬一边呼应。
“对了,你家安鹏哪?”大姐杨穗笑呵呵看了于一一一眼。
不知道是因为这个寝室只有她在谈朋友,还是因为她有了男朋友却在回来第一晚和同寝室的姐妹们吃饭而感到不好意思,于一一微微红了脸用手顺了一下头发说:“他们寝室聚会。”
方攸格格笑了起来:“咱们得抓紧啊,大学都上一半了!”
“这也得看缘分不是?”侯小璐站在桌子旁边喝水。
杨穗到底实在:“谈完了毕业有几个能分到一起的?分不到一起有啥用?白浪费感情!”说完这话,大概想到于一一,马上后悔,“一一,你别多想啊!我就是瞎感慨一下!”
于一一尴尬地笑了一下点点头。
杨月心里跳了跳,毕业——这个时间看上去不近,但也不是很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男生女生们渐渐的不再是单着的了,班级里有坐在一起上课的,食堂里有坐在一起吃饭的,更不用说走在路上成双成对的。大学校园里,年轻的生命仿佛一种天性互相吸引靠近,当彼此温暖幸福时谁会在意必将到来但还没有到来的分别呢?又或者那是心动时情不自禁的倾诉,是哪怕分离也不吐不快的不甘。至少现在,杨月还没有想到太远。
因为刚刚相聚,大家东拉西扯谈天说地,很晚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