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亦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张潭为何弹劾匡衡,只好出班答道:“依臣之见,宜付有司秉公处理,务必核实丞相是否当真侵吞良田,不能冤枉好人,亦不可罔顾国法。”
群臣附议,天子准奏。刘骜退朝回宫,面色阴沉。张放为其更衣,柔声道:“是丞相不从君命,与王大将军沆瀣一气么?”
刘骜冷笑两声:“御史大夫张潭弹劾匡衡侵占良田,你信么?”
“张潭素与丞相交厚,何以此时与丞相反目?”张放边为刘骜递上常服边问道。
“反目?”刘骜道,“依朕看,是串通罢。”
“臣弟愚钝,请陛下明示。”张放有些疑惑。
刘骜换好常服,坐下道:“想必王凤亦设法拉拢丞相,匡衡来个两不相帮,自污坐罪免官还乡,真是条老狐狸!”
王凤退朝后与王莽谈及此事,莽百思不得其解,暗自寻思:丞相昨日胸有成竹,口口声声说有两全其美之法,今日却遭弹劾,想来刘歆入仕无望矣。
王莽又将自己关入房中,先将手洗过四遍,继而将房中桌椅、柜橱、窗棂反复擦拭,再将房中所有竹简擦拭得一尘不染,又将床底所有鞋履鞋头朝东摆放,面上之肌不由自主抽搐,口中不断数数:一、二、三、四...
数日后,匡衡坐罪多取封邑四万亩,免为庶人。早朝时刘骜议授刘向光禄大夫,刘歆随父入天禄阁,授黄门郎,掌校勘藏书。王凤此次并无异议。
王凤回府后,王莽问及此次为何应允授予刘歆父子官职一事。
王凤捋须笑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之前不允,乃因士族唯匡丞相马首是瞻,若宗亲、士族、许氏相互勾结,凭伯父一人之力,实难抗衡。如今匡衡坐罪,史丹、张禹、郑宽中无实权,士族群龙无首,陛下愈发忌惮我王氏一族,所谓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王氏不可风头太过,此时当顺从圣意,刘向父子威望尚浅,即便与许氏相勾结,又有何惧哉?”
王莽虽不甚明白,但好歹刘歆入仕,诚然是件好事,此时方知丞相所谓两全其美之法原来却是免官还乡而去。王莽遂至萧府邀刘秀秀同去为刘歆贺,萧绍已于日前赴扶风上任,故而仅他二人出西门往见刘歆。
二人径入山来,见那景致与去岁夏日俨然不同:烟霞渺渺采盈门,松柏森森青绕户,鸟衔红蕊来云壑,鹿践芳丛上石台。那门前时催花发,风送花香。临堤绿柳转黄鹂,傍岸夭桃翻粉蝶。虽然旷野不堪夸,却赛蓬莱山下景✻。
王莽、刘秀秀行近茅屋,鼻中时不时传来幽幽檀木香,屋中琴音古朴却不失灵动,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琴声似从指间流泻而出,又似丝丝细流淌过心间,柔美恬静,舒软安逸。
待琴音止,王莽方轻叩柴扉,刘歆出门相迎:“原来是王贤弟与刘姑娘光临寒舍。”
王莽行礼毕:“适才刘兄一曲《谏猎疏》,将司马相如当年颂圣又不失讽谏之情尽显,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者也。”
刘歆微笑道:“贤弟真乃吾知音也!我遇贤弟,犹伯牙遇子期。”
刘秀秀见刘歆桌上布帛中画有一圆,写有三又一五四七一字样,笑道:“圆周率应该是3.1415926,你算错了。”
刘歆惊道:“刘姑娘何以知之?”
“数学课学的呀。”刘秀秀道。
“两千年后自然妇孺皆知,不过今时今日,普天之下,知之者寥寥无几。”刘歆道,“吾近日推算圆周,夜观天象,算出下月朔日,将有天狗食日。”
刘秀秀打趣道:“你是古代的理科生啊?”王莽、刘歆皆不知此言何意。
王莽道:“日变修德,月变省刑,凡天变,过度乃占。国君强大、有德者昌。”
刘歆道:“此托神道以设教也。贤弟此番为举荐在下,与大将军有所争执。贤弟投我以木桃,我报贤弟以琼瑶。刘某不才,愿以日食为由,上奏天子,稍抑许氏,贤弟以为如何?”
王莽摆手道:“我举荐刘兄,乃因刘兄才华横溢,不求回报。”
刘歆道:“吾此番入仕,也该权宜时政,斟酌治纲。正好以日食为由,劝谏天子。”
次月朔日,己亥晦,日有食之。刘骜诏公卿百僚陈朝廷过失,无有所讳。刘向、刘歆父子上奏:四月交于五月,月同孝惠,日同孝昭,其占恐害继嗣。
杜欣、谷永附议:“许皇后专宠,后宫希得进见,中外皆忧上无继嗣。”
成帝于是减省椒房、掖庭用度,服御、舆驾所发诸官署及所造作,遗赐外家、群臣妾,皆如竟宁以前故事。
皇后许娥接诏后怒道:“外朝众臣皆墙头草耳,丞相失势,则纷纷倒向王凤了么?磨墨,本宫要上疏奏明天子。”
许皇后乃作《上疏言椒房用度》,其略曰:妾伏自念,入椒房以来,遗赐外家未尝逾故事,每辄决上,可覆问也。今诚时世异制,长短相补,不出汉制而已,纤微之间,未必可同。若竟宁前与黄龙前,岂相仿哉?
刘骜亲至皇后宫中,语重心长对许娥道:“以约失之者鲜矣!审皇后欲从其奢与?朕亦当法孝武皇帝也。如此则甘泉、建章可复兴矣。”许娥无奈,只得遵旨,只在心中暗骂王凤跋扈。
刘向、刘歆所奏,甚合王凤之意,王凤大悦,回府后对王莽道:“莽儿所荐之人果然不俗,一出手便挫了皇后锐气,其父子不与许氏勾结,难得,难得!”
王莽面露敷衍之笑,心中却想:“刘歆此举不知何意?其父子两人平素为人不似那般墙头草,不会如此轻易投靠伯父,莫非真为报我举荐之恩?不,不可能!此事颇蹊跷,待我寻刘兄问个究竟。”
话说刘向官拜光禄大夫后,其父子二人已迁入城中官邸居住,不再隐居于西门外草庐中。王莽当即出了大将军府门,至萧府邀刘秀秀同往刘府寻刘歆。
二人于城中步行,忽听得东北角上蹄声杂沓,有大队官兵人马自西而东,奔驰而过,少说也有五十余乘。另有一二十衣衫褴褛的百姓,被绳索捆绑曳之而行。
百姓形容枯槁,如何跟得上马匹,或跌倒在地,为绳索捆绑随地拖行,半数以上百姓衣衫撕得稀烂,更有甚者,有的妇女衣衫破烂得露出大半身,哭哭啼啼,极是凄惨。
官兵有的手持酒瓶,喝得半醉;有的则挥鞭抽打百姓,催促快走;有的欢呼起哄,喧声笑嚷。
王莽见状,心头火起,拦住官兵道:“尔等归谁管辖?光天化日之下如此欺侮百姓,该当何罪?”
官兵中一名军官骑马而出,斜着醉眼骂道:“你这书生活得不耐烦了,来管老子闲事!”
王莽厉声呵斥:“天下盗贼四起,皆尔等这班不恤百姓之官兵闹将出来,我劝各位乘早放了这群良民百姓罢!”
军官听王莽如是说,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提鞭欲狠狠抽打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