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2018年4月20日,农历2018年三月初五,星期五
今天的艾夏,情绪很复杂。
这段时间,艾夏带冬冬看病之余,一直在找北京的工作。但是自从经历了大学毕业时期的事情后,她习惯性隐藏自己的目标,毕竟,不到正式结果出现前,谁又能知道会有哪些意外出现呢。隐藏目标,可以避免别人的期盼进一步加成自己的希望,也就能在意外来临时确保失望可控。
艾夏决定在北京找工作,原因有很多,比如冬冬的治疗周期较长,比如北京是她在家乡以外唯一还算熟悉的城市,比如北京有让她感到温暖的夏夜微凉小伙伴。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既然有了离开家乡的条件,她希望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
X大的数学专业,其实含金量很高。可惜艾夏本科毕业到现在,没有从事过本专业的全职工作,职业背景的空白,限制了专业对口方向求职的竞争优势。所以,她仔细梳理过自己这几年的经历后,确定了心理咨询师的求职方向。
艾夏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考取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此后在参加当地心理协会的沙龙和活动的过程中,被协会老师认可,从事了一段时期的公益咨询后,逐渐开始接一些付费咨询。由于来访者对艾夏心理咨询的反馈很不错。当地协会老师有意分配更多案例给她,奈何艾夏时间所限,只能兼职从事咨询工作。
前段时间艾夏联系协会老师,老师听闻艾夏终于打算全职从事咨询工作,立马联系老友,给她推荐了北京一所心理诊室的求职机会。
艾夏历经几轮考核,今天终于进入最后一轮面试,专业问题的部分进行完后,心理诊所的负责人对她道,“你的咨询时长相对有限,咨询经验有待进一步积累,但是对案例的分析,又表现出一定的潜力。我需要权衡的是,你能否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弥补经验的不足,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负责人的问题问得很含蓄,但关键点落在精力和时间上。艾夏明白,这是在很迂回地要求她表态,作为单身母亲,会不会因为孩子耽误工作?
负责人的询问可以含蓄,艾夏的回答却必须明确。“我目前27岁,体能和精力较为充沛,支撑得了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至于私人生活对工作的影响,我认为利大于弊。弊端在于,我有一个两岁多的孩子,需要一定时间照顾;利处在于,我不会因为结婚生子影响工作。”
负责人对艾夏的回应还算满意,继续问了下一个问题,并且因为艾夏的主动表态,他的这个问题问得直截了当起来,“你所说的一定时间,可以具体点吗?”
艾夏明白,负责人能一再提问,对于她的专业能力是认可的,现在是要求她明确表态,不能因为孩子影响工作。她深吸口气,“我会挑选托管机构,送孩子入托。不会占用周内工作时间。只是,周末孩子在家,可以少排周末的坐班?或者协调我在家线上咨询吗?”
负责人点头,“可以。”
冬冬入托一事,艾夏在决定找工作之初就有预料,但一直抱有期望,希望能够兼顾。当期望正式破裂时,即便有心理预期,她还是有点难受。
当天下午,艾夏带着冬冬去了距离心理诊所最近的一家托儿所,特意选这家,是希望日后万一有事,她可以及时赶到。
托儿所环境不错,这让艾夏得到了一些安慰。冬冬玩了一会,艾夏问她,“喜欢这里吗?”
冬冬点头。
艾夏又问,“想不想每天都来?”
冬冬眨了眨眼睛,“妈妈一起?”
艾夏摸了摸冬冬的头,温柔道,“妈妈不来。”
冬冬不笑了,“妈妈不喜欢冬冬了?”
艾夏急忙否认,“怎么会!妈妈最喜欢冬冬了。”
冬冬看着艾夏,很是疑惑,艾夏解释道,“妈妈虽然不来,但妈妈在离冬冬很近的地方。冬冬来这里,是为了给以后上幼儿园做准备,你之前跟妈妈说你也想背着书包去幼儿园,就像邻居姐姐那样,对不对?”
冬冬点头,艾夏继续道,“冬冬在这里,为明年上幼儿园做准备。妈妈呢,就在离你很近的地方上班,为我们以后生活得更好做准备。明年冬冬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给冬冬买个最漂亮的书包好不好?”
冬冬想了想,又问,“我想妈妈了,妈妈来看我吗?”
艾夏只道,“妈妈每天都接你回家。”
两岁多的小孩子,以为妈妈这句话就是答应,瞬间高兴起来。艾夏却格外心酸,她一面忍不住去想小小的冬冬在托儿所孤立无援、想妈妈想到哭的场景,一面尽力安慰自己,她在做正确的事,这对她和冬冬都好。
柔肠百结又不得不硬下心来的纠结中,街边路过的蛋糕店解救了艾夏,她赎罪似的给冬冬买了两块小蛋糕。
并不便宜的小蛋糕对于冬冬而言是不常有的,她吃得很开心,吃了几口将蛋糕递给艾夏,“妈妈也吃?”
艾夏佯装吃了一口,笑着道,“真好吃,妈妈吃饱了,冬冬帮妈妈把剩下的吃完吧。”
冬冬高兴地伸回手去,艾夏看着腮帮子鼓鼓囊囊的冬冬,问道,“冬冬去托儿所,妈妈去上班,就能经常买蛋糕给冬冬吃,冬冬开心吗?”
冬冬吃东西的速度慢了下来,她想了一会,对着手中的蛋糕看了又看,最后抬起头时眼神有种纯净的坚定,“冬冬不吃蛋糕,妈妈可以不去上班吗?”
艾夏一把搂过冬冬,将忍不住的眼泪,洒在了孩子看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