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刘向以王氏权位太盛,上《洪范五行传论》十一篇,奏道:“启奏陛下,目今天下黄雾四塞,乃阴盛侵阳,高祖有约,非功臣不封侯,如今王氏八侯,寸功未建,身居侯位却骄纵淫逸,僭越犯上,故而天降异灾!”
平恩侯许嘉附议:“气候者,天之垂象也!天降异灾乃朝中有失,陛下不得不察。”
刘骜道:“朕已命尚书省调阅文帝诛薄昭一案,成都侯、曲阳侯僭越,可效薄昭故事。”
话音甫毕,忽有黄门奏道:“成都侯、曲阳侯身背刑斧,跪于太后宫门外,欲自黥、劓以谢太后。”
刘骜闻报大怒:“外家何甘乐祸败!而欲自黥、劓,相戮辱于太后前,伤慈母之心,以危乱国家。”
京兆尹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昨日查实,红阳侯亦犯藏匿奸猾亡命盗匪之罪。”
王凤气得面色铁青,心中暗骂:“墙倒众人推!好你个京兆尹,不早不晚,偏偏在此时查出?我六弟红阳侯父子自来好结交武林人士,门客中偶有几个亡命之徒也是常事,你倒好,火上浇油,偏偏此时上奏陛下。”
刘骜怒道:“退朝!摆驾长乐宫,朕倒要看看几位舅父于太后宫外闹甚么?”
外朝诸臣不得入后宫,仅王凤随刘骜行至长乐宫。成都侯、曲阳侯见驾后,顿首捶胸,嚎啕大哭,叩首谢罪。
刘骜冷冷道:“两位舅父平日奢侈淫逸,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二位不识好歹,胆大妄为,行僭越之事。弄得满城风雨,群臣不满。朕身为一国之君,须得公正无私,秉公执法,否则何以治天下?”
话音刚落,却见红阳侯身背砧锧至长乐宫请罪:“臣藏匿盗匪,罪该万死,臣恐污血溅染宫室,特背砧锧就刑,请陛下降罪,请太后降罪。”
太后王政君道:“皇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陛下诸舅,罪犯不赦,论法当诛,可若就此诛杀,百姓会做何想?百姓误会陛下为成明主之誉,不惜诛杀对陛下有养育之恩的嫡亲舅父,会非议陛下不孝!”
王凤亦下跪叩头道:“臣忝居高位,身无寸功。上,不能昭明陛下圣德,下,不能增益国政。目今天地赤黄,错全在臣。臣身为长兄,治家不严,致使诸弟坐罪。臣难辞其咎,臣请引咎辞职,望陛下恩准。”
刘骜扶起王凤道:“舅舅言重了。异象频现与大将军无关。朕继先帝遗志,本当励精图治、振兴朝纲,可毕竟年轻识浅,须仰仗大将军处理朝政。若舅舅引咎自责,天下人会笑朕无德。成都、曲阳、红阳侯且回府待罪罢。”
三侯不敢言语,回府待罪去了。王凤亦回府与王莽商议对策。王凤怒道:“刘向父子首鼠两端,前几日上奏抑许氏,今日又上奏弹劾老夫,着实可恨!莽儿你却执意举荐其二人,如今搬石砸脚了吧。”
王莽道:“伯父教训得是,不过提到刘氏父子,刘歆前两日对侄儿所说之事,或可解三位叔父燃眉之急。”
王凤道:“快快说来!”
“依侄儿之见,陛下未立即将三位叔父交由廷尉,已然有赦免之心。皇上如今只缺个台阶。”王莽道,“据刘歆所言,皇上正为国库空虚一事发愁,三位叔父何不破财免灾,捐些银两充实国库,再自请罚俸一年,伯父以为如何?”
王凤从其计,即刻传话诸弟,命其三人上表自责,各缴黄金千斤,罚俸一年,成帝准奏,并令内侍将斧、锧列于未央宫前殿廊下为戒,如有再犯,定不饶恕。
成帝本无诛杀舅父之意,只为警诫王氏外戚耳。此番争斗,刘骜心知王氏、许氏、士族势均力敌,皆无法威胁皇权,于是将国政要事都交由王凤处置,自此大司马府车来车往,忙碌异常。皇帝自己却在后宫与皇后许氏、赵飞燕、班婕妤厮混,或与张放微服出行,斗鸡走马长安城中,乐得清闲。
闲话少叙,却说一日傍晚,王莽邀刘秀秀至西门外遇险之处,欲助其记起旧事,不巧却遇上官兵追赶逃脱的私奴。
“公子救我!”一名八九岁的女孩睁大着双眼,绝望地看着王莽。
王莽正不知所措,呆呆驻立,忽闻一声长啸,身旁一名峨冠博带书生打扮的男子,大踏步迎上前去,轻伸猿臂,已从马背上揪下一名军官。
突然间马军后面窜出一人,身材魁梧,声如洪钟喝道:“哪来的混小子?”身形晃动,已然窜到书生面前,挥刀便砍。
书生见其身法快捷,向左腾挪,使一招空手夺白刃,已将军官朴刀夺过在手。
军官心惊:“此人是谁?武功竟如此了得!”即刻屏气凝神抡拳直上。书生挥刀直砍,军官侧身躲过,顺势弯腰拾起之前被揪下马背之人的铜剑向书生腰间刺去,书生轻盈闪开。
刘秀秀在一旁看得出神,若有所思。王莽则吓得失了主意,手足无措。
此时,羁押私奴的其余四名军官亦已赶到。与书生打斗的军官甲喝道:“大胆刁民,敢与军官争斗,是要造反么?大伙一块上,将其捉拿归案。”
五名军官各举兵器在手,一拥而上,书生“唰”一声挥刀出手,刀刃横砍军官甲右手手臂,左拳直击军官乙章门穴,后又飞起一脚,来踹军官丙后臀,一招连攻三人,武艺绝伦。
军官丁、军官戊自旁夹攻,书生不慌不忙,左手微扬,右手唰唰两刀,直逼丁、戊二军官颈部,二军官一凛,一齐罢手后跃,不敢近前。
军官甲不肯服输,绕左回右,窜到书生面前,唰唰唰就是三剑。书生架开铜剑,还了一掌,这一掌内劲外吐,非同小可,只听“砰”一声闷响,已将军官甲震退七八步。
刘秀秀少年心性,在一旁拍手叫好。军官丁白了她一眼,口中骂道:“女娃娃,让你叫好!”手中长剑已陡然出手,直刺刘秀秀咽喉,出招狠辣,书生无暇救援。
王莽一时情急,急忙拦于刘秀秀面前,王莽比刘秀秀高半个头,只听“嗤”一声响,铜剑正好刺入胸膛,王莽应声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