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探寻地看着她:“你是高中生还是大学生?”
杨月极力控制着自己不让身体和声音颤抖,冷冷的瞥了他一眼:“大学生。”没有哪一刻她如此迫切的想让自己看起来成熟一些。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他敢伸手来拿包,她就一定大声喊出来。
小伙子站着看了她一会,没再说什么离开了。杨月一身汗,感觉衣服都湿透了。她焦急地看了看候车室门口,又看了看候车室里面,除了不相干的人什么都没有看到。她的心始终提在嗓子眼,紧张让她想上厕所,可是她哪儿都去不了。在无限的期盼中,秦媛媛终于走了回来,她大大松了口气,简单的和她说了情况,女伴也一下子紧张起来,杨月要去厕所,秦媛媛拉着她的手叮嘱她快点回来。出了候车室,杨月按着秦媛媛说的方向一溜小跑,然后又一溜小跑的回来,好在这段时间没什么事情发生。
两个人焦急地等了好一阵子,双肩包的主人终于回来了,他看上去比刚才轻松:“谢谢你啊!”他首先向杨月道谢。
“怎么样?找到巡警了吗?”杨月着急地问。
“找到了!他们负责送那个女孩上下一趟车,还会联系车上的乘警。”
杨月彻底放下心来,她们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上车,那两个男人不知道她们的去向,但是她多少还是有点担心自己和女伴的安危。
男生说了再见,背好双肩包去买车票了。
秦媛媛也有点担心:“他们不会再跟着咱们吧?”
杨月赶紧安慰她:“应该不会,他们也得回家啊!”
不久她们发现车站里多了两个巡警,大概男生反应的事情引起了车站的关注。她替那个女孩子感到庆幸——能够遇见这样一个有担当的男生!
好在这一路再也没发生什么,平平安安的到了家。
从道口到家,要走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正值盛夏,路两旁的白杨树枝挨枝叶连叶,撑起一路绿荫,各种鸟啁啾不停,鸣声上下。杨月紧赶慢赶走到家已近黄昏,老远就看到大路上杨家的几头牛悠闲地甩着尾巴往牛棚走,个个肚子滚圆。走近了才发现今天的放牛郎竟然是晓锋,他穿着一件半旧的迷彩服,一双旧回力鞋。头发不知道是被风吹的还是撵牛撵的有点乱。毕业正好一年,尽管他本身不种地,但打地量地他是难免的,被风吹被日头晒他的脸已经黑多了,最让杨月接受不了的是他的落寞,尽管人前言笑晏晏,但一个人时他是有心事的。但是不可否认晓锋依然是干净利索的。
晓锋手里没有拿牛鞭,而是一根长点的树棍儿,吆喝完牛看见杨月就高声问:“放假了杨月?怎么不给家里打电话让你哥去接你?”
“也不远,走走就到了。怎么你放牛呢?”
“老太太病了,我妈去看看,晓利下地铲地了,我回来呆两天。”晓锋今天看起来心情不错,眉眼都展开着。
“病的厉害吗?”杨月问。晓锋的姥姥家和他们同在一个农场,但是在39连,好几十里地,这一来一回最少两天。
“胸口痛,老毛病了。”牛已经自己拐进了牛棚,晓锋却站在路口,等杨月走近了,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你说养一群牛是不是也挺好的?”
杨月惊了一下,疑惑地看着他:“好吗?谁养?”
“我养啊!”晓锋笑嘻嘻地看一眼四周,“这草喂出来的牛纯绿色无公害——”
“那你得做好准备——”
杨月还没说完晓锋就笑着投降:“哎呦,牛跑了!你快回家做饭吧!”
一头黑花的牛走的并不远,晓锋拎着棍子撵过去,吆喝着把牛赶回牛棚。
杨月看看晓锋,心里有点难受——他是有养牛的想法了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晚饭做完没一会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开着四轮车从地里回来了。哥哥一进屋看见杨月就高兴的说:“你早几天打电话回家今天到,我早点从地里开车去道口接你多好!”
“没事,也不远,别耽误干活。”
“我咋感觉你又瘦了呢?”哥哥再瞅了瞅妹妹。
妈妈闻声走近来仔细看,忍不住抱怨:“咋又瘦了呢?天天吃不饱饭哪?”
其实这一年杨月因为有了一笔小小的奖学金,吃饭已经很像样了。没想到这两年她的个头竟然又窜了窜,看上去像是瘦了好多。
第二天因为地里的活不多,杨月没下地留在家里收拾屋子。一大早,左邻右舍各家各户都忙着下地铲地去了,房前屋后一片寂静。杨月收拾了碗筷,洗了衣服,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就绕到晓锋家牛棚门口,果然晓锋正在出牛粪,还没有去放牛——这个点,草上露水重,牛吃了容易受凉生病。大概怕牛粪溅落在身上,他穿着长筒靴,正憋着一口气用平板铁锹端起一大锹牛粪扔到独轮铁推车上。臭烘烘的牛屎牛尿味里大瞎虻和绿豆蝇飞来飞去。
“要是天天这么干,你还愿意养牛不?”杨月站在牛棚门口,调侃着。昨天听晓锋说“养一群牛挺好”,她有点惦记——晓锋真到了这地步了吗?竟然想着回家养牛!那还上那么多年学绕那么大一个弯干嘛,直接在家养就好了啊!
晓锋喘口气,杵着锹,眉眼渐渐低沉下来:“哎,日子天天这么过下去真没劲!”
“很累么?”杨月小心地问。
晓锋沉沉叹一口气:“心他妈太累!天天迎来送往,吃吃喝喝,说的话都言不由衷,这么过一辈子你觉得有意思么?”
杨月静静地听着。每学期回来看到这个曾经崇拜的邻家哥哥一点一点的变化,她似乎能理解他的心情——虎落平川,失落的他也许还抱着施展一番的想法,可是他终究扭转不了什么,反而身陷其中无法自拔,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中他是不是真的要抽身离去呢?
“不能一直让你在连队吧,能不能是让你下基层先锻炼锻炼——”杨月抱着自己都不相信的一线希望劝慰。
晓锋苦笑着打断了她:“你相信自己说的话吗?已经一年了,我看不到希望。再说这种希望太渺茫了!不如自己想想办法。”
“可是,”杨月犹豫了一下,到底坚持说下去,“你家养牛这么多年,效益并不理想啊,而且天天都得这么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