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庵的门前,一位年轻的女子小心翼翼的放下一个篮子,摘下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一个玉镯,放进篮子里,看着篮子愣了神。待庵里的钟声响起,女子回过神,缓缓走到离这座尼姑庵不远的湖边,跳了下去,湖面泛起了阵阵涟漪,不一会便消散了,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是尼姑庵门前的篮子里,传出了婴孩的哭声,惊动了庵里的尼姑,可是任凭如何哄,孩子就是哭着停不下来。师太抱着她来到不远处的湖边,看着湖里游来游去的小鱼逗她,怀中的孩子渐渐停止了哭闹,愣愣的盯着湖面。可没人注意到,那眼神并不像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婴儿,因为在眼底流露出了一丝的恨意。
“玉竹。”师太冲着坐在湖边发愣的小尼姑叫道,听到声音,小尼姑赶忙起身,跑向师太,师太赶忙说道,“慢点跑。”
“师父。”玉竹跑到师太跟前行礼说。
“你师姐们要下山去化缘,这次你一起去吧。”师太笑着对小尼姑说。
“真的吗,师父?”小尼姑天真的脸上带着笑容问道,“我真的可以去吗?”
师太点点头:“切记,要听慧静师姐的话。”
小尼姑高兴地欢呼一声,朝着尼姑庵跑去,脸上已经没有了笑容。
玉竹是尼姑庵里唯一的玉字辈,因为那是缝在包裹她的棉被上的名字,师太当时看到了,便决定叫她玉竹。为了让玉竹快乐的长大,不因为名字受其他孩子的欺负,师太收了玉竹为关门弟子,这样就可以不用走慧字辈的法号了。可是师太能感觉到玉竹虽然在大家面前开开心心,可是独自一人时,总是面无表情的发愣,不知道想些什么,尤其爱去湖边,一坐就是一天。这次让她下山去,是想让慧静买些寻常小朋友会玩的玩具,让玉竹换换心情。
“师姐,我走不动了,就在这里等你们吧。”玉竹坐在一个石墩上说着。
慧静看看玉竹,好像确实累着了,就说:“那你就坐着里等着我们,等我们化缘回来。”说着,把水壶和刚才化缘来的两个素包递给慧静,嘱咐道,“饿了就先吃着,别乱跑。”
玉竹乖巧的点点头,看着众师姐走远,玉竹起身朝着另个方向快步走去。
“施主。阿弥陀佛。”玉竹敲开一户大门,开口就说到。
门房看见是一个小尼姑,便转身去拿了些吃的装在篮子里,递给小尼姑,小尼姑接过说了声:“阿弥陀佛,多谢施主。”
“等等。”一个年纪和小尼姑差不多大的女孩叫到,转身跑回屋,不一会拿着几个女孩子家的小玩意跑出来递给小尼姑说:“小师父,这些给你,希望你喜欢。”
小尼姑拿着,怔怔地看着小女孩。
“小玉,怎么站在门口,小心着了风。”一男子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爹爹。”那个叫小玉的女孩叫了一声,赶忙跑上前。
玉竹回头,看着那男子,眼底渐渐泛起了恨意,在四目相对的瞬间,玉竹匆忙低下头,收起恨意,再抬头,已是满眼的天真和羡慕。
男子没有多想,许是自己看花了眼,便拉着小玉进了门。
小玉突然停下,跑回去拉过玉竹说道:“爹爹,可否留下小师父吃顿斋饭?”
男子点点头,看了眼玉竹,小玉高兴的拉着玉竹进了门。
“小师父,我看你和我差不多大,你的爹娘为什么送你去当尼姑呢?”小玉看着玉竹好奇地问。
“小玉。”一妇人轻声呵斥道。
玉竹微微一笑说道:“贫尼的娘亲剩下我便过世了,是师父收留了我,我便留在了庵里。”
“那你爹爹呢?”小玉继续问。
“贫尼没有爹爹。”玉竹笑着说。
“怎么会没有爹爹呢?”小玉有些纳闷。
“小玉。”妇人制止道,笑着和玉竹说,“小师父,小玉没有出过门,外面的事她不知道,你不要介意。”
“没事的,施主。”玉竹说着微微一笑。
妇人点点头,说:“斋饭好了,快来吃吧。”
“多谢施主的斋饭。”玉竹微微抬头看了看天色,起身说道,就要离去。
小玉赶忙拉住说:“小师父,你看天都黑了,你明早再走吧,今晚住在我家吧。”说罢,用祈求的眼神看向一旁的男子和妇人。
男子没有说话,妇人开口道:“是啊,天都黑了,晚上山路不好走,要不就让小师父留宿一晚。”
说罢看向男子,男子喝了口茶,点点头说:“就留宿一晚吧。”
小玉很是高兴,拉着玉竹就跑进了自己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