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儿你可知错啊!”坐在上首的阎王严肃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幺儿。
‘哗啦——’锁链的声音,幺儿调整了下跪姿眼神阴森的看着阎王。
“幺儿何错之有?”她疑惑的问道。
“你屠杀了那座城里所有的人,这是重罪你可知?”阎王皱着眉说。
他到现在也不清楚幺儿究竟是怎么杀了那么多人的。
“重罪?呵,我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参与,我何错之有!”霎时,周围一股阴风阵阵飘来,她的头发被吹得四周飘,眼眸中发出的红光令人生畏。
阎王有些不忍,但“你是没有错,错的是他们,可你杀的也有无辜小儿,他们又有何错?”
幺儿不说话,阴风顺势停了下来,阎王说的不错,他们是有错,可那些小儿什么都不懂,何错之有?错的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而已。
此时安静的地上掉了一根针都能听到,良久,阎王开口道“念你前世积善,今世确实他们有负于你,而你也屠杀了他们,算是功过相抵,但你屠杀中有无辜小儿,故此本王不会令你魂飞魄散,罚其看守乱葬岗,你可有异议?”
其实这是在变相给幺儿将功补过的机会。
“小女愿意。”幺儿说。
她才不想魂飞魄散呢,不管那里是哪儿,她都要走下去,毕竟这也是个可以投胎的机会。
“好了去吧。”阎王大手一挥消失于阎罗殿中。
幺儿跟着阴阳二常来到乱葬岗。
乌云密布,阴风阵阵,尸骨横七八竖的躺在地上,还有些刚扔进来不久的尸体,乱葬岗处有一石碑,石碑上写着‘生人勿进’四个大字。
阴风吹得三人的衣裙随风剧烈摆动,“幺儿此处便是乱葬岗,你可害怕?”阴常担心的问道。
“我曾屠杀一整座城,如今又何惧之有?”幺儿苦笑道。
阴常不在言语和阳常离开了乱葬岗。
幺儿死于十四岁的年纪,十四岁花一样的年纪,本有大好光阴一切都因他们,她才会来到这里。
幺儿的住所在石碑中,她钻进石碑,这里与外面简直是两个天地,阳光明媚,天气正好,有一处用竹子编制的房屋,在房屋的四周是一片片竹林子,白色的鸟儿从天空中飞过,简直是个世外桃源的好地方。
幺儿走进竹屋,竹屋的屋内结构很简单,一个床、两把椅子、一个桌子,桌子上有一枚玉佩,这是她进入未了愿者位面的通行证。
幺儿攥着通行玉佩躺在床上,她把通行玉佩放在面前,看着它,通灵剔透的,握在手心中凉凉的很舒服,她闭上眼睛,享受着通行玉佩带来的舒服感。
就在幺儿小歇时,来‘人’了。
一袭粉色的衣服,眉心一点朱砂痣,端正的脸,眼眸闪着水莹莹的光,倒是个美人。
“敢问姑娘可是幺儿?”女人看着床上的幺儿问。
“是,你有何愿?”幺儿没有睁开眼,开门见山的问。
“我叫朱韶华,是县令千金,那日父亲带来一个女人,跟来的还有那个女人的女儿,母亲因此病逝。”说着朱韶华难过的捂着脸哭了起来。
“闭嘴,你直接说你有何愿即可!”可能是因为身上背负着血事,她讨厌哭哭啼啼的人,直接说就好了。
朱韶华果然吓了一跳,她竟害怕这个看似十四岁的少女,她缓了一下说“我想请您帮我把那个女人赶走就好了。”
“赶走?”幺儿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
“是,赶走。”朱韶华肯定的说。
“呵,你不想杀了她们吗?”幺儿玩味的看着她。、
“杀了她们?”朱韶华有些惊讶,这个看似十四岁的少女,为何如此轻松的说出这句话?
“你不想吗?”幺儿笑看着,似是心里有了答案。
良久。
“不想。”朱韶华坚定的看着幺儿。
“为何?”幺儿问。
“母亲曾说过,何必因为她们让自己的手上徒增罪孽呢。”朱韶华轻轻地叹了口气说。
幺儿听到这句话,只觉得她傻,罢了“你的愿望我会替你实现,只是要实现需要用你珍贵的东西来换。”
朱韶华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双手递给幺儿说“这是我母亲临终前送给我的,现在我把它给你。”
幺儿接过物品,这是一个用木头制成的木簪,虽不是用上好的木头制作的,但雕刻的很精细。
“我收下了。”幺儿笑道,一个转身不见了身影。
“老爷您觉得怎么样?”尖细的声音令人听了就生厌。
“是不错,可华儿不愿意怎么办?”朱老爷皱着眉,有些担忧的问。
“您是她的父亲,若她不听话,她以后的名声还要不要了!”她恶毒的说。
朱老爷想了想也是,朱韶华最重孝道,肯定会答应他们的。
“一会儿你就和华儿说吧。”朱老爷说。
“好嘞。”朱夫人褶皱的脸上爬满了笑意。
此时被打主意的幺儿正在看着金鱼因她手中的鱼粮疯狂的吃着。
“呵,你们看她来了。”幺儿突然说道。
“华儿母亲来看你了。”只闻声不见人便知道此人是朱县令的现任夫人——邹氏。
“我的母亲已病逝,你是谁?”幺儿说。
“我是你父亲的夫人自然就是你的母亲。”邹氏不怒反笑,自觉的坐在凳子上。
“不过是爬上来的妾而已,还想当我的母亲,你配吗?”幺儿又散了点鱼粮在湖中。
“你......可我也被你父亲扶正了,就是你的母亲。”邹氏有些生气,但一想到她还有正事要办,强忍了下来。
“即便扶正又如何,也是靠不光明的手段上来的。”幺儿嘴毒的说。
“即便如此,我现在也是县令的夫人,你的母亲,这一点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邹氏笑道,等你嫁给了他,看你还怎么笑的出来!
见幺儿不在言语,以为是怕了她了,又说“华儿你的年龄不小了,该出嫁了,我与你父亲已为你寻得了良配,明儿便会登门造访。”
“我的婚事何须你来插手?”幺儿放下手中的鱼饲料,紧盯着邹氏,邹氏被盯得有些害怕,她似乎与以往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