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痴情自有人(三)
书名:人间烟月 作者:一曲雨霖铃 本章字数:4363字 发布时间:2021-09-11

曰:

昔日初见念君缘。无处不相思。英姿容颜,樽前烛外,怎不魂消。

今又长安再相逢,情丝人依旧。谁是可知,今日相逢,几世情缘。


话说李贞入宫后天皇不过一番流程,真是未作深究。九尾灵狐见李贞无事而回不由叹道:“真是今时不同往日,这李唐宗室关系真比那殷商复杂得多,这般陷害竟然会是无事而回!”


而李贞无事而返回后即刻领侍卫前往宋令文府邸,大理寺人见状暗信传怠,狄仁杰知了情况便与宋令文等人来迎,宋令文见李贞来此,立即命人奉茶,待茶上来后,宋令文问道:"殿下今日到此,是有何事?"李贞吃过茶水放下茶杯道:"本王今日来此,主要狄卿查案之事。"宋令文听闻李贞此言,心中一惊,暗自忖道:“殿下怎也来掺和此案?天后与宗室权势明争暗斗何时休!”


李贞看向狄仁杰道:“狄卿可知天后为何其查案?”狄仁杰回道:“为孝敬皇帝意外驾崩案寻一真相。”李贞听此冷笑道:“若真如此,狄卿又何必来这宋府整日借酒消愁。”狄仁杰道:“案情复杂,臣思绪无果,一时心伤,来此而避。”李贞又道:“狄卿倒是好说辞,只无论案情如何,本王愿狄卿铭记这天下究极是谁家天下?”狄仁杰道:“臣愚昧,还望殿下明示。”李贞道:“这天下只能姓李不能其他。”狄仁杰道:“太宗皇帝多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一切并非如此。这天下应是天下黎民百姓之天下。”李贞笑道:“笼络人心之言,狄卿为国师所谏人物,竟会看之不透?”李贞又道:“今日之言,还望狄卿铭记。”言罢,李贞便与侍卫离去。


狄仁杰目送李贞离去后自言自语道:“可臣不觉太宗皇帝多言此话,并非仅仅只是一笼络人心之言。”狄仁杰不知此案日后如何,但知此案牵涉之多,已令其深感恐惧!而宋令文却是看向狄仁杰,遂即问道:"殿下今日为何如此?"狄仁杰听过黯然摇头道:"我也不知。"


此事不提,忽有一日,长安城内来了一行胡人,携之重礼无数,自承天门入了宣政殿。原来仲琮等人奉 吐藩国王之令前来长安朝见天皇、天后。仲琮献了贡礼,便于天皇、天后道:“自我吐藩与大唐交好以来,两国相安,经济共荣,百姓爱戴。今我吐藩有一王子,姿容甚好,也算一表人才;听闻大唐公主殿下,貌美似仙,我王恳请公主殿下下嫁,两人郎才女貌,两国结秦晋之好,续文成佳话。”


天皇、天后听此脸色为难。天皇心中暗道:“自古和亲不过上至宗氏之女,今日使者此番言语是何用意?”天后则也是暗道:“吐藩路远,月儿若是嫁去,日后如何相见,此事决不能行。”于是一心所想拒绝之理,情急之下,天后想起李令月幼年时期出家道教,替去世外祖母祈福之事,如此便使她正式入道算了。道教崇尚宗教独身主义,如此便有一理拒绝使者。


天后道:“使者所言极是,只公主早已遁入空门,了去人间情缘,和亲之事已无缘分。”仲琮听此哪里肯信,心中不禁暗道:"天皇、天后此言可是无戏,只如此我将如何回禀我王!"想至此处,仲琮又道:“如此,还望天皇、天后领我等观中一见,回去也好禀于我王。”天皇、天后为使者断了和亲念想,便同意所请,天后道:“今天色已晚,使者且用些宫中膳食,明日一同看望公主。”仲琮听此只得领命宫中留宿。


出之宣政殿,天皇令工部尚书于紫宸殿议事。天皇令工部尚书连夜将皇城外一荒庙翻修,名曰——太平观。


次日凌晨,太平观成,天后令金吾卫通知庞同善护送李令月入住,又令宫中宫人取了国师先前留下的雷音神符。雷音神符乃国师所制,天皇、天后若需急见,即取神符面向之,将要传递之话面默于符中,然后将其燃点,国师自会收到。


宫人按令将其点燃,雷音神符遂即升入凌晨之空,自下而上逐渐燃灭,只是这灭不像寻常之物燃灭成灰,而是燃尽,化作漫天灵气,似萤火之虫,随风而舞,待整张符燃尽,之前散乱灵气骤聚,恰似人间流星,飞入洛阳玄元皇帝庙中。


国师得见,掐指而算,知其所有,更知天意难违,于是于小道士道:“徒儿,机缘已到,随为师长安一行。”小道士道:“师父,如此我们何时手身,徒儿应带何行李?”国师道:“无需。”说罢,法力遂起,和尘同光,传入长安。


且说十二年前,洛阳城外,北邙山下,一对夫妇拾得一名弃婴,因夫家姓林,恰巧那日自是清晨,阳光斜照在这弃婴身上,故起一名“林朝阳”。


三年之后,夫君病故,夫人改嫁远方,带之多有不便,便将林朝阳送至玄元皇帝庙,交由国师抚养。期间,国师亲传道法,视为己出,时有大师兄明崇俨玩笑道;“小师弟莫不是师父前世之子呼!”


又三年后,荣国夫人去世,国师派其前往做法,恰救李令月一命。次番国师奉诏由洛阳入长安,主持事宜,国师便是带爱徒前往,一起尘缘,自是了断。


闲言少叙,李令月被庞同善密送太平观之时满是不解,不断寻问上官婉儿与明崇俨二人这是为何,二人皆回之不知为何。李令月满是不解之间,众人便至太平观。


众人入之太平观,明崇俨见恩师在此,便上前请礼,众人亦是如此,只李令月行完礼后愣住一下,只因她见之一人,一她朝思暮想之人,不曾想今日如此相见,心自喜乐。然出于皇家礼仪,李令月只得故作矜持,两眼红润于林朝阳道:“我姓李,名令月,道号太平,阿耶阿娘唤作月儿,你作何称?”林朝阳回道:“微臣姓林,名朝阳,道号惜缘,多年前幸得师父所救,才活至今日。上次一别,公主殿下可是安好?”李令月道:“自是一切安好。”


是年,李令月十之有三岁,林朝亦是,只林朝阳比之李令月大之三月有余。此情此景真道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得见阑珊处。


遂即,国师于李令月作了礼,因先前李令月已于三清殿中行了正礼,如今又是情况紧急,明崇俨便予李令月端了一盏点茶,叫其盛于师傅,行了简礼,如此李令月正式拜入国师门下。


少倾,天皇与天后领仲琮等人而来。仲琮见李令月身着道袍,心便断了念想,然工部连夜翻修庙宇,怎能天衣无缝,自是留下痕迹,仲琮见庙宇之新,便申出食指按下柱上之漆,那指痕明显,仲琮知其所以然。只历来和亲,皆是宗亲大臣之女,确之和亲,才由皇帝封之公主称号,如今本国所求为皇室之女,已是己过,天皇此举既是回答,亦是给己台阶,仲琮便乘台阶而下道:“缘分之事,自上天而定,公主殿下既已出家,便是与我国王子无缘。也罢,无缘岂能强求。事情已了,我等即刻起程回国,回凑我王。”天皇赏了使者团金银珠宝,使者团便回了吐藩,只那李令月将留在太平观中,难叫回宫去。


回说那狄仁杰,自领命断查孝敬皇帝之案,已过去十日有余,连日饮酒看似作乐,实则内心矛盾万非,只因狄仁杰自是知晓天后用意。宋令文见状道:“怀英兄在此已是十日有余,一切可有结果?”狄仁杰道:“ 孝敬皇帝之案,天后心中自有断论,使狄某断查此案不过是欲借这百姓心中大唐第一神断之名,平息谣言罢了。然此种手段,太过政法,是非黑白反倒不再重要,是否能得正义,任何手段皆可乎?”


狄仁杰又饮数杯,继续言道:“令文兄,阎公心愿狄某为天下之法称,家国之正道。只天后之言行,你我心知肚明,狄某犹豫难决。”宋令文听此甚是淡然,言道:“昔日,公孙龙子过关之时曾言‘白马非马’,后人多以诡辩惯之,确亦有人曰‘白马确为非马’,此乃名与实之论也。”狄仁杰听过,有幸书中知得此理,故而回道:“此时此刻,确是名与实之论也。名之天下,实之天下,狄某矛盾万分!”宋令文随之安解狄仁杰道:“世间安有两全之法,若二者不可得兼,当取实之天下,以为天下苍生。名之天下,自在万民心中。”


狄仁杰听此心生疑惑,问之宋令文道:“令文兄如此言论,怎会也令天后不悦?”宋令文笑道:“人知其理,心性难为,多有冲动言语,虽是知其不该,却也只得叹息。想来甚是惭愧!”宋令文又道:“怀英兄,阎公、张公常与我等所言,你乃国师所谏之人,大唐盛世,缺你不能。若能留于朝中,自是甚好,故怀英万不可树敌过多。昔日卢兄前车之鉴,怀英定要引以为戒,需知偏远之地断难为民请命。”狄仁杰听得国师二字,不由自言自语道:“或许狄某真应前去见见国师。”宋令文听此反问道:“只国师远在东都洛阳,怀英兄如何而见?”


“狄仁杰何在?”正于狄仁杰思索之际,忽闻门外一声喊道:“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奉天后之令宣狄仁杰进宫回禀案情进展如何。”狄仁杰、宋令文等人听罢,遂即而出迎接而去。庞同善见狄仁杰又道:“天后有令,狄仁杰即刻入宫回禀案情。”狄仁杰听此道:“臣狄仁杰领命。”这般,狄仁杰便随庞同善入宫。


狄仁杰入宫,天后便道:“狄卿已查数日,不知有何结果?”狄仁杰仍有犹豫,略现支吾,天后见状遂即责问道:“一连数日,狄卿竟无一进展?”狄仁杰听此回道:“臣无能。”天后又道:“无能还是无心?狄卿理应心中有数。我是听闻狄卿宋府日日吃酒,不知案情!”狄仁杰见天后已起不满,于是言道:“此案错综复杂,臣查无头绪,确是去了府中寻寻线索。”天后听此思索一二道:“罢了,即是错综复杂,狄卿且去休息一番,早日使案情真相大白便是。”庞同善见状便送狄仁杰出宫。


只庞同善与狄仁杰一路行了片刻,狄仁杰却是一心思虑案情如何处理,以致同庞同善无一言语,庞同善见狄仁杰如此问道:“狄公怎是心不在焉?”狄仁杰听得此言回过神来道:“未有,未有。”庞同善又道:“狄公乃国师所谏而来,即不知如何,何不前去寻问一二,恰好国师此时正在长安。”狄仁杰听得此言甚是惊喜,连忙追问道:“庞公此言可是当真?”庞同善听罢便将国师已入长安之事一一言了。


狄仁杰知得国师入之长安,可谓心中大喜遂即拜访国师而去。狄仁杰行至太平观,扣门将拜,俄而得见国师便行礼道:“怀英见过国师。”国师道:“狄公无需多礼。”狄仁杰听过甚是奇怪,问道:“怀英不过一后辈,怎受得国师称‘公’?”国师笑道:“昔日缘分,有何受之不得。”狄仁杰听此也是未有多想,随后一一言了心中顾虑。狄仁杰道:“此案已成死案,其中真相究竟如何,怀英自觉无法查证,天后也是无心知晓,只愿借得怀英名声平去谣言。怀英若是顺了天后心意,岂非于明日之人言过真理不过强权之下?”


国师听后却是笑道:“昨日之事乱人心神,明日之事迷惑不清,唯有今日是善是恶全然狄公手中。”国师挥手使一大千世界,长安百姓,天下黎民苍生日常尽入眼中。国师又道:“狄公且看这天下百姓今日可是安居乐业?”狄仁杰道:“自安居乐业。”国师道:“既是如此,何不忘记昨天日,守住今日,静候明日!”狄仁杰听此恍然大悟,言道:“今日国师言语真令怀英茅塞顿开。”言罢,狄仁杰辞别而去。


狄仁杰走后,明崇俨这才问道:“正如狄公所言,师父贵为一国之师,怎也称其为‘公’?”国师听此笑道:“自是狄公乃为天上之人。”


狄仁杰心中顾虑已解,数日后庞同善再传狄仁杰入宫,狄仁杰见之天后,遂即回了案情,天后听之甚喜遂即传令门下省拟一昭令不日公示天下。不日门下省昭成,随之公示天下,其昭曰:

门下

天下之本

自孝敬皇帝驾崩后,朝野各种谣言四起,今得我大唐第一神断断查此案,孝敬皇帝自然而亡,特此昭告天下。


此昭书昭告天下,此前各种谣言随之消失不见。不久,天后便任狄仁杰为侍御史一职。真道是:

真真假假无人虑,只愿此事随人意。

若能天下人无虑,也愿此后随人意。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人间烟月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