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2018年8月7日,农历2018年六月二十六,星期二
今日的袁也,心情算得上悲喜交加。
上午上班时间,主编喊了袁也和几个同事开小会,“最近咱们公众号做的两期志愿者主题,虽然阅读量没有达到新的高度,但得到了不少重量级媒体的转载,可喜可贺。我认为,出于品牌打造的考虑,后续可以再做几期。大家汇报一下手头掌握的资料,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可挖掘的。”
几位同事纷纷讲了一些案例,主编却未采纳,“新意上,未超过我们已经写过的案例,可以延伸的讨论,也没脱出之前行文的框架。”
袁也开口,“主编,我认识一位朋友,持续多年一直从事支教活动。”
主编摇头,“支教不是什么新鲜事件。”
自打生出要用自己手中的笔替严康宁解决遗憾的想法后,袁也一步步地想好实施办法:提出志愿者选题得到领导首肯,以其他志愿活动试水积累经验,验证效果后再用严康宁的案例请示领导。
如今,前几步都取得了预期效果。此刻面对主编的不赞同,袁也没有气馁,她按照预先想好的说辞,缓缓而谈,“主编您说的很对。志愿活动中,支教是参与人数非常广的一个活动,对于大众而言并不新鲜。但是,鉴于目前读者所知较少的志愿行为,我们已经挖掘得差不多了。既然拓展广度有难度,不如去开发深度。于平常中寻找特例,从大众熟知的事情上激发感动。”
主编颔首,“想法不错。你的案例能够达成你所说的效果吗?”
袁也道,“我的这位朋友,毕业于知名985大学,学业优异,原本有不错的前程,却因为一次假期支教彻底改变了命运,从此扎根偏远的穷苦之地,一待就是六年,并且打算继续待下去。大多数人支教,只是课余时间简单参与,真正完全改变职业选择的,非常稀少。”
旁边有同事插话,“你这位朋友长得好看吗?”
袁也愣了下,“眉目清朗,为什么问这个?”
同事答道,“这是个看脸的时代,事件主角颜值高的话,话题的讨论热度有可能呈现指数增长。”
主编点头,“这个提议很好。若是事件主人公德貌双全,有助于提升我们文章的阅读量,也能够广泛宣传你的朋友。袁也,记得找你的朋友多要几张照片。”
袁也见主编答应了,很开心,“没问题。”
刚从主编办公室出来,袁也就接到了母亲的电话。侄子欢欢与邻居小孩打架受伤,父亲与母亲发生争执,母亲很是委屈,“你爸去厂里做工,我要洗衣服打扫卫生还得按点给他准备午饭,怎么可能一直盯着欢欢?欢欢在家根本圈不住,我想着他就在院里玩,做饭的时候从窗户看了好几次,都玩得好好的,结果你爸一回来就看到他在和人打架。你爸只顾着怨我,我说我忙着给他做饭,你爸还气我说他不吃这个饭了......”
母亲的叙述没完没了,袁也不得已出声打断了她的翻来覆去,“你做事的时候,让欢欢做作业。等你忙完了再带他出去。”
袁也的话,激起了母亲新一轮的烦恼,“冬冬不听话啊,别说我让他做作业,就是你爸训他,他也不做。暑假放了这么久,作业就写了两页。”
袁也急了,“我才走多久就变成这样了?以前给欢欢建立的习惯你和爸怎么不按着来?欢欢这次期末,到底考了多少名?我每次问你都说还没出分,现在总该有结果了吧?”
母亲见袁也也有指责她的意思,委屈更上一层楼,“他不听我们的啊,以前你在家的时候欢欢就只听你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一走,全乱套了。”
袁也从母亲的话中听出了埋怨之意,“妈,爸不接我电话就算了,你怎么也觉得我来北京不对?照你们的意思,为了欢欢好,我就该留在家乡窝囊一辈子?合着你们眼里只有孙子,根本不管女儿的死活?”
母亲不高兴了,“你这说的什么话?我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你说我不管你的死活,这是人说的话吗?你说辞职就辞职,新年都没过完就去了北京,你爸气得吃不下饭,我走亲戚都没心思去,你知不知道?你爸在家给我发脾气,给你打电话你也冤枉我,我怎么这么命苦......”
袁也见母亲后面的话已经带上哭声,又是烦躁又是后悔,“行了行了,欢欢的事我来想办法,我在上班,不说了。”
挂了电话,袁也静不下心来写文章,干脆在网上查起课外辅导机构来。社会教育意识的普遍提高,让课外辅导的价格水涨船高,袁也查了查银行卡的余额,又算了算还未到账的绩效,挑挑拣拣,牺牲了整个午休时间,终于敲定了几个离家不远的辅导机构。
母亲接到袁也电话很意外,“你忙完了?”
袁也道,“我给欢欢报了三个辅导班,从明天开始,送欢欢去辅导班,让他赶紧把落下的学业补上来,你每天也留点时间休息。”
母亲想要插话,被袁也毫不留情地打断,“你别跟我说欢欢不听话,不肯去什么的。晚上我给欢欢打电话,跟他讲好,你和爸狠下心来,做好督促,这才是真正为欢欢好。辅导班地址和路线我待会发你手机。”
母亲赶在袁也挂电话前问道,“辅导班不便宜吧?”
袁也道,“你管这个干吗?”
母亲道,“我让你爸把钱给你。”
袁也道,“欢欢是哥的儿子,要给也是我哥给我。”
母亲道,“你哥前两年日子不好过,现在怕还没缓过来。”
袁也忍着不满,“我上班了,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