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生命通道
书名:半个太阳 作者:青禾老藤 本章字数:3282字 发布时间:2021-09-18

      第71章 生命通道

  进了副乡长办公室,曾宝根拖了一把椅子坐在了杨晓东的对面,又拿起他桌上的软中华,抽出一根,点燃了。他在杨晓东面前很是随意,而杨晓东也很信任曾宝根,一般非原则性的事情从不避讳他。就像昨晚的娱乐活动,本来也想带上曾宝根,但是曾宝根正在医院陪护生病的儿子,也就作罢。

  杨晓东伸了一个懒腰,连打了两个哈欠,曾宝根见了,赶忙起身给领导沏了一杯茶。杨晓东拿起茶杯,吹了吹上面的浮沫,呷了一口,这才说起了正事:“莱茵河畔小区业主上访那件事是谁处理的?他们都提出什么要求了?”

  曾宝根头脑清晰,思维缜密,这种涉及到群体性的工作,他一向都很重视。对于每一个细节,他了解得都很透彻,绝不留下任何疏漏,以备上级随时过问。

       而莱茵河畔小区最近发生的事情,他更是比谁都门清,毕竟自己的小舅子就是物业公司的负责人,所以对答如流:“是我接待的,他们大多数是与物业公司有矛盾的业主,自发组织起来,要求乡里批准成立业委会筹备组。他们提交的申请书上面有325名业主的签名。莱茵河畔小区现在有6150户业主,同意召开业主大会的及格线是5%,这个人数恰巧够了。我了解了一下,这些业主有一期的,也有二期的,有的是长年拖欠物业费,也有的是借口房屋质量有问题想找补偿的。我答复他们,首先要核实这325名业主签名的真实性,然后才能进行到下一个程序。不过…”

  曾宝根拉长了尾音,杨晓东抬头看了他一眼。曾宝根有些得意,继续道:“凭我的经验,这份名单肯定能挤出水分,不少签名并非业主自己签的,都是由亲属代签,只要重新核实一下,这份申请书便成了废纸。”

  “那你们规划科准备什么时候开始核查呢??”杨晓东呷着茶,头也不抬问道。

   “哪能任由这些人胡来!先拖他一段时间再说。”曾宝根弹了弹烟灰,狡黠的笑了。

  杨晓东摇摇头,道:“拖不是个办法,这些人很会闹,拖久了容易激发矛盾。再闹出点事被媒体报道了,咱们的麻烦事就大了。你得想办法把这件事摆平,要速战速决,不留尾巴。还有,上个月秦少华出事了,被纪委带走了,昨天纪委又找黄文利谈话。这个节骨眼上,你一定要保证莱茵河畔不出事。”

  杨晓东说得很平静,但是曾宝根听得却是目瞪口呆。黄文利是个萝卜,自己是萝卜坑里的泥,萝卜干过什么事,泥都清清楚楚。拔出萝卜带出泥,萝卜出事了,泥怎么能善终。

  其实杨晓东故意夸大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纪委找黄文利谈话,只是例行公事。他虽然讨厌黄文利,但是还是相信他的嘴,这个人口风很严,从来也不出卖任何人,这也是黄文利在商界里混得如鱼得水的原因之一。昨晚黄文利找自己,无非还是为了“利”,如果小区真的成立了业委会,与业主们积怨很深的正方物业公司很可能被炒掉,黄文利也就失去了物管项目这棵摇钱树。

  不过杨晓东也低估了曾宝根的决心。在封杀莱茵河畔小区业委会这件事情上,曾宝根态度甚至比他还要积极,因为这里面也有曾宝根的利益。如果你以为地产商的朋友圈都是准备前来购房的“上帝”,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种循规蹈矩的经济学,在房地产生态圈里并不适用。而真正能进入地产商朋友圈的,都是手持尚方宝剑的各路神仙,大都抱着分一杯羹的目的而与之交往,杨晓东如此,曾宝根也是如此。

  离开了副乡长办公室,曾宝根便喊上科里的同事老郑,一起去莱茵河畔小区。老郑也是一个转业军人,平时话少,人比较沉闷,不善与人沟通,但做起事来却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那种只顾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的老黄牛。这种人在官场不吃香,所以也一直未受到提拔,年纪比曾宝根还大,但是在主任科员的岗位上一坐就是十年。

  曾宝根开车,老郑坐在副驾驶上,从乡政府到莱茵河畔小区只有五公里的车程,平时开车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到了,而今天却有些奇怪,天山路南北双向都有些堵车。小车行驶缓慢,和老郑也没什么话聊,曾宝根便随手打开了收音机。

  收音机传来的是北都交通广播电台男主持人小冯的声音,现在正在进行的节目是“有事大家帮”。这是北都交通台一档经典的节目,主持人小冯利用广播这个平台,帮助听友解决各种生活中的难题。大至汽车维权,小到家中马桶被堵,在这里都能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小冯的主持风格诙谐幽默,正能量爆棚,所以节目很受听友喜爱。既然是互动性节目,就少不了听众的参与。节目没有剧本,当然就免不了出现些意外状况。

  曾宝根第一次听小冯的节目,还是在一年前,也是在开车的路上。那一次,他无意间调到了北都交通广播的频道,就立即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

       节目里,一个外地口音的男子正在和小冯做电话连线,外地男子请主持人帮他寻找一位失散多年的大哥。十年前,这位外地男子在北都市打拼,却穷困潦倒,连女儿住院费都交不起。危难时刻,一位大哥资助了他,帮他渡过难关。后来,外地男子回了老家,与那位大哥也失去了联系,但是始终不忘大哥的救命之恩,现在这位外地人事业成功了,就想来北都报答大哥。不过找不到大哥联系方式,只知道大哥的名字,还知道他是一位有名的画家。

       小冯把这条消息播出后不久,一位听众就把电话打进直播间,说他认识这位画家,的确很有名,在文物一条街开了一家画廊,名字叫做某某某,可以到那里去找他,最后又留下了画家的电话号码。

   在曾宝根看来,这明明是一出营销双簧戏,大多数人都能听出里面的猫腻,主持人小冯也不会例外。但是,这是直播节目,即便是皇帝知道自己在光着屁股走路,为了面子,也得装着穿着衣服的样子。明明是被人构陷了,在做免费的广告,主持人也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小冯假戏真做,摆出一副激动万分的样子,在节目里为外地男子和他的画家大哥做了现场连线,场面自然是激动感人,一片喜庆,节目也实现了“有事大家帮”的宗旨。

  自从听到这档节目之后。曾宝根就喜欢上了北都交通广播。只要一开车,收音机就一定定格在交通台的频率,总是期盼着再听到一出真人秀闹剧。

  今天节目里的小冯有些亢奋,声音音调明显提高,语速也加快了:“各位行驶在路上的司机朋友,现在插播一条紧急路况。我们热线刚才接到一位山西听众朱先生的电话,他的儿子只有两个月大,患有严重的疾病,需要转送到北都儿童医院救治。今天凌晨,他们乘坐一辆大同牌照的救护车护送患儿来北都。现在已经进入北都市,正行驶在东升北路,自东向西行驶,很快就要经过天山路。现在东升北路车流量大,行驶缓慢。由于患儿病情危重,为了争取时间,请路上行驶的司机朋友看到晋B32048的救护车,能主动避让,为患儿让出一条生命通道。”

  一直未说话的老郑突然坐直了身子,大声道:“这山西来的救护车好像就在咱们附近,听到前面的警报声吗,广播里说的应当就是这辆车。”

  与此同时,君惠按摩店里,杨军和徐晓慧两人也在对话,内容也是围绕着朱家三口。

  徐晓慧道:“估计小天佑中午之前就能到北都儿童医院,咱俩下午去看看他吧!”

  杨军回答道:“老朱到了会给我们来电话的,我看咱们还是在家老实呆着吧,去了反而是给他们添乱。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家里为天佑祈祷。”

   “天佑”是朱建章给儿子起的名字,用意是想祈祷上天保佑孩子平安。小天佑出生后肺部发育迟缓,且无法自主进食,孩子使用呼吸机两个多月,平时吃饭要靠鼻饲管把食物送到胃里。在妇产医院治疗期间,小天佑一直在重症监护室,因病情特殊,朱建章和董倩也是定期才能探视一次。

   早产给小天佑带来很多并发症,孩子至今已做过多次手术,每次手术都让夫妻二人提心吊胆。但经过此前70多天的抢救和治疗,小天佑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已逐渐脱离危险。但是,由于出生后长时间使用呼吸机,小天佑的视网膜受到影响,导致视网膜脱落。当时孩子体质虚弱,不宜进行眼睛手术,而且当地技术有限,没有给新生儿做视网膜复位手术的经验,直到小天佑体质稍好之后,医生便建议朱建章带孩子到北都治疗。

  昨天决定回北都给儿子治病后,朱建章便给杨军打电话,让他帮助准备一些用品,他和董倩晚上很可能要回来住。对于好友家的不幸遭遇,杨军两口子也是非常难过。徐晓慧很想去探望他们,但是被杨军拦住了。

  徐晓慧眼圈一红,眼泪又止不住流了出来:“唉,走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回来却变成这样子!”

  杨军也恨恨地骂道:“都是开发商这些混蛋造的孽,偷工减料,把房子搞成这样。如果房子不漏雨,他俩就不会回大同生孩子,也肯定不会这么倒霉。这件事一定要跟开发商没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半个太阳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