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
云遮雾掩半翠华,空谷清幽望终南。
炁体合当引流源,大道苍茫天地宽。
此诗名为《终南问道》,乃是当代一位痴迷于寻仙访道之人所作。自秦汉以来,道教盛行,至汉顺帝时期,有龙虎山真人张道陵,创建了“正一道”,又称“五斗米道”,此为道教之南派正宗。后至宋末元初,又有终南山真人王重阳,创建了“全真道”,此为道教之北派正宗。南北两宗发展至今,流派众多,或画符驱鬼、或符箓占卜,或筑炉炼丹、或练气养生,各有所长,是故道教被称为中国本土的第一宗教。不过修道之人讲究清静无为、与世无争,所以历代高道皆以避世清修为念,隐居于名山大川之中,非有机缘造化之人,不可得见。
林逸跟随老者走进草庐之后,两人相对而坐,促膝交谈。老者问道:
“这南华山中,遍布毒蛇猛兽,凶险异常,不知你究竟为何到此啊?”
“实不相瞒,我听闻有位被称为‘南华老仙’的世外高人隐居于此,特来寻访。”林逸问道:“老先生可曾听闻过?”
“嗯,找他所为何事啊?”老者悠然问道。
“我想拜他为师。”林逸答道。
“据我所知,南华老仙已将《太平要术》传于张角。你既已投奔到张角帐下,为何不直接找张角教你,反而要舍近求远呢?”
“因为,我想变得更强!如果有幸拜南华老仙为师,我想我会比其他人更强!”
“为什么非要比其他人强?随遇而安,顺天应命,岂不更好?”
“我觉得,乱世之中,唯有强者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辅佐明主,匡扶天下。坦白说,目前我尚未见过张角,不知其为人和志向如何。他究竟是一个心怀天下的济世明主,还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虚伪妖道?他率兵起义究竟是为了拯救苍生,还是为了功名富贵?这些我都不清楚,所以我现在可能无法全心全意地效命于张角。”林逸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个世界很美,我尊重这个世界,尊重这个世界中所有人的生命,因为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有快乐和痛苦,所以我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挽救危局,重建一个自由民主、相互尊重的太平之世。而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先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待将来得遇明主,才有能力辅佐他平定天下、重建太平之世。”
“呵呵,想不到你年纪轻轻,竟有这般见识和抱负!”老者抚须笑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林逸长叹一声,说道:“我年纪虽轻,但耳目却从未被蒙蔽。方今天下,小到一个团体,大到一方诸侯,表面上无不是满口仁义道德,以为民造福为己任;但背地里大都是只顾一己私欲、行欺世盗名之实。真正以天下苍生为念、大公无私之人,难得一见啊!”
“哎!老朽一生,也只闻尧舜禹汤待民之仁德,伯夷叔齐采薇之高洁,然皆是上古渺渺、难以寻踪之说,不可尽信。而可信之事,自武王伐纣、牧野一战至今,天下分合、朝代更替,试看有哪位君主之仁德可堪比肩于尧舜禹汤?以吾观之,大多是征战杀伐、屠戮苍生,胜者为王、败则为寇。可叹天下苍生,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老先生所言极是。晚辈自认没有王霸之气,但不乏辅佐之才,所以希望先让自己变强,然后择明主而辅之。不求此人全心全意为民,只愿他能广开言路、听取谏言,哪怕十分心思中拿出三分、赋予苍生,则天下幸矣!”
“呵呵,说得好!“老者欣慰地看着林逸,笑道:“乱世之中,雄才伟略之人易寻,赤子之心难得!老夫虽已隐居遁世多年,但却有一个心愿未了。不知你是否愿意帮助老夫,了却这个心愿呢?“
“愿闻其详,晚辈一定尽力而为!”
“多年以来,老夫欲求贤才,尽授平生所学,然后令其匡扶天下,使苍生免遭屠戮之苦。然机缘未到,恨未得其人。”老者和蔼地看了看林逸说道:“你我二人,自桃花源一别后,竟能再次相逢,秉烛夜谈,可知缘分匪浅。既然你是为寻老夫而来,那老夫今日就收了你这个徒弟!“
“莫非,您就是.......?“林逸一边问着,一边心中已猜出了七八分。
“呵呵,老夫正是南华老仙。”
“什么?您就是南华老仙?“林逸听罢,连忙离席跪拜道:“仙师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请起,方外之士,不必讲究这等虚礼。”
林逸起身,重新入座后,问道:“弟子既已拜您为师,那张角就是我的师兄咯?”
“其实老夫与张角并无师徒关系,此事说来话长。”南华老仙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到:“建宁年间,灵帝刚刚即位不久,但天下大乱之兆已现。那时我云游四方,遍寻匡扶天下之贤才而未得,心中十分焦急。但在返回南华山时,恰好巧遇正在山中采药的张角。我观张角慧根不凡,就索性将《太平要术》传授于他,并命其学成之后,匡扶天下、再造太平。但我考虑到并不了解张角的为人和志向,所以只传了他一本残卷。”
“此书有何神奇之处?竟能使张角开宗立派,成为一代教主?”
“昔年有六方真人,合力编纂了一部奇书,名为《太平经》。这部经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曰《太平要素》,详载世间妙术,学习之后,技能威力大增技;中卷曰《太平清领》,详载兵家韬略之法,学习之后,精通用兵之道;下卷曰《太平丹经》,详载采气炼丹之术,学习之后,精通丹药之道。”
“何为六方真人?”
“所谓六方真人,分别为太虚真人赤松子、飞熊真人姜子牙、东极真人东方朔、黄石真人黄石公、凌虚真人张子房、龙虎真人张道陵。”
“原来如此!这六人真可谓自上古至今,术道、兵道、丹道方面的绝顶高人啊!”林逸惊叹道。
“的确。”南华老仙说道:“当年这六位高人,将毕生所学编纂成这三卷经书,其实就是希望后世有缘之人,能够善用此书,匡扶天下。”
“那这三卷经书都在您这里吗?”
“呵呵!”南华老仙抚须笑道:“这三卷经书,若得其一,即可一争天下之长短;若得其二,则取天下如探囊取物;若得全部,则可玩弄天下于股掌之中。当年六方真人为了防止后世有奸邪之人集齐这部经书,遂将其分置于三位方外之士手中。”
“这三位方外之士,除了师傅您,还有哪两位?”
“《太平清领》在琅琊于吉处,而《太平丹经》在庐江左元放处。”
“左元放?莫非就是左慈?”
“正是。不过三卷经书中,以《太平要术》最为紧要。”
“为何?”
“《太平清领》属于兵道书,只有率领千军万马时才有用,你现在孤身一人,暂时无用;《太平丹经》乃是丹道书,用于制药炼丹,增强能力,属于锦上添花;而这《太平要术》,你一看便知。”说罢,南华老仙从衣袖中取出一卷书,递与林逸。
林逸急忙伸出双手去接,谁知南华老仙拿住不放,只听他语重心长地说道:
“此书非同小可,学习之后,一定要心怀仁义,以苍生为念。切记!”
“师傅放心,徒弟一定时刻谨记在心!”说罢,林逸慎重地接下了这卷书。然后他查看了一下此书的说明,内容如下:
-----------------------------------------
名称:太平要术
类型:消耗品
品质:传说
职业:全体职业
功能:解锁当前所属职业的全部技能,且技能伤害+25%。
简介:《太平经》上卷,习之则精通术道。
-----------------------------------------
林逸并没有立即学习,而是先打开了拍卖行,查看有没有关于《太平经》三卷经书的售卖记录,发现只有一卷《太平清领》正在出售,售价是100金。林逸心想:“100金,差不多是两万元,现在谁有那么多游戏币啊?目前还根本看不出来《太平经》的行情,这个价格一定是卖家随便填的,未来能值多少钱,谁说得准呢?”正在盘算着,他突然想起来刚才南华老仙说的“若得其二,则取天下已如探囊取物”之句,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我现在拿两万元收购100金游戏币,然后购得《太平清领》,再加上手上的这卷《太平要术》,那我岂不是......?”
想到这里,林逸心中大喜,一边盘算着充值买游戏币的事情,一边又刷新了一下拍卖行,结果发现这本书竟然已经不见了。
“糟了!莫非被人买走了?哎呀,过了这村以后可能就没这店了!”林逸心中感到一阵痛惜,却又无可奈何,于是向南华老仙问道:
“师傅,这《太平要术》,目前你已传了张角和我,还会再传给其他人吗?”
“张角的那卷属于残卷,你手上的这卷才是全本,不可同日而语。至于是否还会传给其他人,此乃机缘造化之事,不可泄露。其实当日你我因‘武陵仙桃’结缘后,我就写信告诉张角,让他重用于你,并传你《太平要术》;若他太忙,也可派你前来寻我。不过我这里非寻常之地,常人不可到达。没想到你竟真能找到这里,看来你我二人,真的缘分匪浅啊!”说到这里,南华老仙忽然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即使找到这里,若非赤子之心、胸怀锦绣之人,我也不会收其为徒。所以这卷全本的《太平要术》非同小可,你一定要善加使用,不忘初心啊!”
“是,徒弟一定谨遵师傅教诲。”林逸一边回答,一边为错过《太平清领》而感到心痛不已,心想:“看来获得《太平经》真的是超级小概率事件啊!那个出售《太平清领》的人一定是个网游菜鸟,啥也不懂。居然才卖两万,今后可能二十万都买不到!”这时,他看着手中的这卷奇书,忽然又想起一个问题,于是向南华老仙问道:
“师傅,这《太平要术》的全本和残卷之间到底有什么的差别?”
“此事不可详说,你日后若碰到习得《太平要术》残卷之敌,即可有机会了解。”南华老仙笑着抚须说道。
林逸见南华老仙不愿相告,也就不再多问,接着,只见他借着昏暗的烛光,缓缓展开了手中的这卷《太平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