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醉翁意
书名:万里尘清 作者:千秋不言 本章字数:2833字 发布时间:2020-10-04

樊昭顷刻间僵硬得仿佛木雕。


他怎么也没想到,向来习惯于与所有人保持距离的孟师兄,居然会有自身后冲上来抱住自己的一天。


孟岌双臂环着他的腰,两手紧紧攥着自己另一只手臂上的衣袖。两人身量相差不多,不足两寸的差距下,孟岌微微低头,将前额抵在樊昭肩上。


不知是怕惹樊昭反感还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他抱得并不紧。


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容得下秋风习习,容得下星辉璀璨。


容得下十年怀想,容得下半世自由。


没有乞求,没有逼迫,只是用这种方式告诉他,我不想你走。


孟岌奔向他时,就已经想明白了。


阿昭不属于他,成佛也好,成魔也罢,都是樊昭的自由。


我会竭尽所能带你回来,只要你一句应允,我定然万死不辞。但是,如果你执意不肯,我不强求。


我能做的,只有像这样,不声不响,陪在你身边,陪你一路走到黑。


樊昭低头看着孟岌抓在一起的双臂,满面怔然。


左肩上的温度,融开了秋霜。


颈侧的呼吸带着丝暖意,碎发扫上耳畔。


“师兄?你这是……做什么?”樊昭的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的讶然,却问得很轻,似乎怕惊到对方一般。


孟岌埋首在他左肩,没有答话。


秋夜寒凉,眼前人是唯一的火光。


他不想放手。


樊昭等了半天,没等到回答。于是他放慢了语速,语尾上挑,悠悠道,“师兄,你……在抱我?”


话音刚落,樊昭猛然打住了接下来的话。因为他感觉到,伏在他肩上的人,似乎在流泪。


孟岌咬牙许久,终究抵不过热血上涌,撕心裂肺。


樊昭身形一动,像是要转过身来。但终于还是没有动作。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霜风渐紧,许久,孟岌还是松开了樊昭。


一时间,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樊昭抬手折下一截松枝,一根一根地揪着松针。


松针被掐断的声响清脆。


秋霜映寒月。


孟岌看见他衣袍猎猎,那般挺拔的身姿,忽然就想,以樊昭的身手与胆识,倘若未因身为邪灵而蒙尘,该成为一代宗师或是名将才是。


他的阿昭,本当如明星朗月。



周遭寂静,唯余秋声。


樊昭扬手扔掉了已被他揪成光杆的凄惨松枝,慢慢转过身来,眸光复杂。

他犹豫几许,缓缓开口:“其实……我只是想去看看这林中是否还有更多忆灵……”


“???”


“我走得又不远……”


“……”


“我都说了抵达燕京之前不会离开……”


“……”


“师兄你到底……怎么了?”


“……”


行了你别说了,赶紧打住吧求求你了。


遍寻地缝不得的孟师兄在心里如是吼道。


这世间可能不会有比这更尴尬的事了。明明什么事也没有,自己却凭空想象出了天地玄黄宇宙鸿荒,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更尴尬的是,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拦下樊昭的方式似乎不是那么合适。


作为人家的师兄,大概锁喉都比这样拥抱来得正常许多。


更何况,他抱着抱着,还把自己给抱哭了。


总而言之,他方才有多绝望,多揪心,现在就有多尴尬。


然后,在极度尴尬的驱使之下,孟岌的思维鬼使神差地拐了个弯。


他一边欲盖弥彰地整理着衣袖上被自己攥出的皱褶,一边云淡风轻地问道:“对了,我怎么记得,我昨天分明是坐在门边……”


孟岌话一出口就后悔了。


得,本来就滴水成冰的气氛,现在已经彻底凝固了。


孟师兄成功地将一个人的尴尬蔓延至了两个人。


如果问孟岌他最喜欢的声响是什么,他的回答大概有二。


其一,是他樊师弟低而和缓的声音。


其二,便是此时忽然吹响的画角声。


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穹天未明已五更。



及时响起的画角解救了两人,可莫名其妙出现在驻地并且泛滥成灾的忆灵却没有就此销声匿迹。


晏清八年,时维九月。


王师三军行进至齐州境内时,恰逢冷雨瓢泼。


北国向来干燥,这般倾盆之势,在深秋时节并不多见。


淫雨霏霏,阴风怒号。


整个齐州笼在一片森森邪气中。


漫山遍野的重重阴气,道不明具体方位。雨天泥泞不宜行军,营地依山而驻,更添诡秘。


孟岌在吩咐士卒驻扎修整后,凝神戒备,不想,没等到邪灵,却迎来了特意冒雨前来慰劳王师的齐州郡守。


齐州郡守万迟,虽说早年曾为孟岌麾下牙将,但两人交集不多,只能勉强算个点头之交。而孟岌一向不喜官场往来,这些年更是隐居山林与世隔绝,他想不出万迟前来的原由。


如果是官场上的攀附,万迟大可不必来拜会自己。要知道,如今朝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如孟岌一样的烫手山芋。无数双眼睛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所有人都在刻意与他撇清关系。在这种时候前来结交,无疑是自找麻烦。


万迟出行极其节俭,连车都未备,只带了几名属下官吏,骑马而来。


孟岌招待得更是倍加朴素直白。


他带领万迟在雨中巡视了三军。


三军搭起营帐,寻避雨处列队操练。剑声雨声交织,道不尽慨然。


孟岌看得出来万迟的心不在焉。行至一处山岗,他忽然勒马伫立。跟在身后的万迟反应不及,堪堪立稳,才算是没有当场飞出去。


孟岌回过头,正看见万迟抚摸着马鬃,也不知是在安慰马,还是在给自己壮胆。


“万大人,”对这么个打着慰劳军士的旗号,却连士卒操练都不肯认真检阅的郡守,孟岌的耐心不多。他单刀直入道,“你此行究竟是为了什么?”


纵使万迟早知孟岌从不虚与委蛇,久居官场的他也实在是没想到,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还可以如此直接。


一时面子有些下不来。


万迟讪讪笑道:“万某专程前来慰劳军士,孟将军似乎不是很欢迎?”


孟岌淡淡一笑,也不继续坚持,转而回马下山,屏退了其他大小官吏,将万迟带到了帅帐。


万迟从前见过孟岌的帅帐。十多年了,帐内布置一如当年。


四顾帐内,万迟终于确定,这帐子里,别说是酒,连茶水都没有。


那就比较麻烦了。


万迟素有一条三寸不烂之舌,最是擅长与人周旋。但即便如此,两个人隔着一张铺满了文书的案几,各自抱臂立着,想要游说些什么的话,恐怕非合纵连横之才不能为之。


“万某听闻,孟将军梁郡大捷,收复失地无数。”万迟瞄着孟岌神色,充满诚意道,“实乃兵家翘楚,大郑将才。”


孟岌听到“梁郡”,已明白了他的用意,但还是不动声色道,“说到大郑将才,万大人是不是忘了,崔少帅如今亦正在军中。”


“既是慰劳大郑王师,独独告知我一人是何意?”


“孟将军说笑了,”万迟不甚自在地讪笑道,“眼下崔少帅年纪尚幼,大郑的江山稳固,主要还是要指望您。”


“万大人,你又错了。”孟岌轻轻笑了。他眸光冰寒,直视着万迟,“大郑的江山稳固,从来不会独靠哪一位将军。”


“将军的职责是征战沙场,可在我带着王师三军的弟兄们驰骋疆场,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是怎样做的呢?”


声音清清冷冷,听不出情绪。不似愤怒,不似怨恨,亦不似委屈。


好像只是淡淡的失望,哀而不伤。


万迟迎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不禁一阵毛骨悚然。


深秋的寒雨中,齐州郡守被冷汗打湿了里衣。


他摩挲着指掌,终于忍不住问了句:“孟将军,白甲军军中禁酒吗?”


“无此军规。”孟岌困惑道,“万大人何出此言?”


话音未落,毫无防备地,万迟骇然瞪大了眼。


“醉翁之意,何曾在酒?”


银光过处,身形高大的鶠袍男子挑开帐帘,闪身而入。

















注: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王安石《千秋岁引》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范仲淹《岳阳楼记》

还有,像樊昭这样折松枝并且还虐待松枝的行为是不对的,大家不要学习(•́⍛•̀;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万里尘清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