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邓禹解局
一路无书。众人来到江夏郡。此地已是达绿林军势力范围。
邓禹伤势已好,但一直不说话,众人无奈。
几人在林间休息,这时一波人马奔来,为首之人是绿林军的将领成丹。
绿林军将众人围住询问。众人只说是逃难之人。
成丹向前,呵斥道:“我观你们并不似那平常百姓。你们是新朝奸细还是盗墓之人?”
张大顺大步向前,反问道:“你们是何人?”
成丹一愣:“我问你话,你反而问我,是何道理?我姑且告诉你,我乃绿林成丹!”
张大顺在途中听说过成丹,乃是狭义正直之人。
见碰到绿林军,张大顺放松警惕,拱手抱拳道:“之前不知将军是何人,故未能如实相告,请勿怪罪!我们从琅琊郡而来,特来投奔绿林军。”
“我等早听闻奎山军之名,本想去拜会。哪知奎山军溃败如此之快。你们即是义士,我等自然愿意与你们共除莽贼!”
邓禹一惊,道:“奎山军怎么了?!”
成丹疑惑地看着邓禹,问道:“你们说是琅琊郡之人,竟不知奎山军之事?”
张大顺急忙说道:“我等离开奎山军许久,离开之时,奎山军尚且安稳。”
“唉!”成丹叹息一声,道:“自从吕母离世后,奎山军不久便被陈镜心消灭。剩余士兵投奔各地义军去了。”
“那李厚武和淳于芳主现在如何?”邓禹又问道。
“听过投奔铜马义军去了。”
“哦……”邓禹听闻,默默转身,不再言语。
“你们既然知道李厚武,那你们为何提前离开奎山军?”
张大顺犹豫片刻,道:“我乃张大顺,因误会离开。”
“你就是张大顺?!海曲之战令我等欢欣鼓舞!想不到能在此地见到你们!”
“正是我们。敢问绿林军可知吕母被害之事?”
“确有耳闻。”
“你们可相信?!”
“你们乃懂事明理知大道的人,若贪图荣华富贵或者美色,早被王莽招揽去了,岂会混到如此田地?我绿林军虽莽汉出身,但也知这其中必有误会!”
“多谢将军理解。将军,可愿我等投靠绿林军?”
“自然欢迎!”成丹言罢,安排士兵给庄光等人备马。
途中,张大顺问道:“将军来此地做什么?
成丹叹息道:“我祖上曾为官,今天下纷乱,祖辈坟陵被人窥探。我曾多次捉拿盗墓之人,但总是不能成功!”
“将军切莫着急,可否将事情告知我等?我们或能略尽绵力。”
“自然可以。前几日听乡亲说祖陵有贼人出没,我便带人来查。昨晚巡视时,偶见鬼火,并时有鬼叫之声。我偶然发现一人,便过去捉拿。哪知此人朝我等随手一挥,顿时周围光焰刺眼。等我缓过神来,已不见此人踪迹。
后来我继续寻找,发现一黑影贴近大树,便围捕过去。还没到树周围,这黑影居然在我等身后几十尺外逃窜,转瞬间不见踪影。不久,又在其他地方出现。士兵恐惧,我也不知该怎么办?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邓禹听闻,道:“想必是倭人所为。我曾与倭人交手,已知道其手段。”
“哦?那该如何应对?”成丹一下来了精神。
“倭人的手段,看似高明,其实只是障眼法而已。我定助你铲除倭人!”说罢,邓禹眼中透出阵阵杀意。
张大顺见邓禹已渐渐开始说话,便不再多言。
“他们忽隐忽现,不知是何手段?”
“倭人穿夜行衣躲在黑暗之中,自然难被发现。”
“那他们瞬间移动该如何解释?”
“那不是一个人。我以前曾观察过他们的脚印,发现并不一样大。可以推测:如一人躲藏时被发现,周围隐匿的倭人便突然出现吸引追兵。你们若去追赶突然出现之人,躲藏之人便可以乘机更换位置,伺机逃走或者支援其他隐匿者。”
“他们随手撒火是什么法术?”
“有一物称之为磷,遇热即燃。他们是朝你的火把撒了磷粉而已。”
“鬼火该如何解释?”
“坟地有鬼火实属正常。即使是假的鬼火,也是吓唬人而已,不必多虑。”
“鬼叫呢?”
邓禹冷冷看了看成丹,没有回答。
“鬼叫呢,怎么回事?”成丹又着急地问了一遍。
众人呵呵一笑,成丹一时懵了。
张大顺忍不住笑着说道:“你我都有嘴巴,学几声鬼叫很难吗?”
成丹一拍脑袋:“就是啊!我这都问,着实让各位见笑了。”
“既然摸清了对方底细,我们便可以准备了。”成丹如释重负。
“想必你就是邓禹吧。那我问你,这局该怎么破?”
张大顺大大咧咧地说道:“这还不简单?重兵围住祖陵,然后所有官兵到点燃火把,我看哪个倭人逃得了?”
成丹面露难色:“我这次只带六人前来,恐围困不住。再说了,他们撒磷粉也容易趁机逃跑……”
邓禹沉思片刻后,道:“重要的是让他们无处可藏,无路可逃。鬼火、鬼叫不必理会,他们喜欢叫就让他们叫好啦。我等前去,要准备纱巾蒙面,避免磷粉等粉末伤脸。想让他们暴露,可在地上放上铃铛,他们碰到铃铛自然自然会有动静的。我们就抱团射箭,让他们都动起来,都挂上铃铛。等时机差不多,将祖陵点亮,将他们击杀。外面包围的人也要时刻准备,这样他们插翅难逃。倭人穿戴铁爪,爬树爬墙很快,你们也要注意头顶情况。”
成丹质疑道:“铃铛又没有手,怎会轻易挂到他们身上?”
张大顺笑着说道:“夏日在树上饮露长吟的螂蜩,你可知道?”
“当然知道,小时候还抓过呢。”成丹说罢,转而一拍脑袋,恍然大悟道:“对啊!将麦粉放入水中洗去白质,剩下的揉捏在一起,晾去水分,可粘蜩翼!这样的话,将铃铛与麦质相连,再放在草木之上,倭人乱动,必会粘上铃铛!”
邓禹看着地面,道:“这次用草汁洗麦粉。草汁洗过之后,其色呈绿,放在草木之上更难发现。”
“如何点亮皇陵?”成丹说道:“如果用火把,很容易被磷粉迷惑。”
邓禹仰望天空,神秘兮兮道:“到时候自见分晓。”
成丹等人开始准备衣物铃铛。邓禹则带张大顺离开。
天色将暗,邓禹和张大顺进入祖陵布置。这祖陵并不大,只是一个小院落,一会便布置完毕。二人观察片刻后与成丹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