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入魔封善
端木莫羡等在原地,每过一刻都似过了一年一般。
不知等了多久,撒星河终于回来了。
端木莫羡欲向前说话,强忍着站立不动。
撒星河看出端倪,道:“放心好了,一切顺利。那富户见到刘程醒来,且听到刘程说话,甚是高兴。这孩子以后不会再有大的劫难了!”
“哦。”端木莫羡低声答应。他心情复杂,一方面替刘程高兴,另一方面又觉得心痛不舍。
“怎么,还是舍不得?”
“人生何必执着。有些东西是你不需要的,有些东西是你没必要要的。即想活成自己期望的模样,又想活成别人所期望的模样,何其困难。我管不了他一世,他追究要独自面对人生,且放他去吧。我现在只想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走吧,去把甄三良救出来!”
“甄三良没死?!”
“对,只是被赵升封印了而已。”撒星河边走便说道:“就在山下不远处。”
“你为何要救甄三良?你可知这样会与朝廷为敌,也可能会与张陵为敌。”
“张陵?现在他是天师张道陵了。我与他虽是好友,但走的路却截然不同……”
“你为何会这样?究竟发生了什么?迷心呢?可曾找到她?”
撒星河听到迷心二字,脸色顿时铁青。他停下脚步,满脸杀气道:“你记住,迷心对你从未有过一丝情义,你不可再提起她!亦不可对她有非分之想!你只需记住她是至善之人就行了!”
端木莫羡想不到撒星河会如此冲动,一时不知所措。既然已同意追随撒星河,且完全赞同他的行道理念,端木莫羡便不打算继续追问,道:“好吧,此事到此为止!”
“嗯!”撒星河重重说了一声,转身继续赶路。
气氛一时冰冷,二人再没有言语,不知不觉间来到一处山脚下。
撒星河端看山脚,开始踏罡步斗念念有词。
不多时,山脚晃动不已,一个被五花大绑之人显现出来,乃是甄三良。撒星河在云锦山修养时,已得知甄三良被封印之处。赵升封印之术乃是撒星河传授,撒星河自然懂得破解之法。
“兄弟!”端木莫羡大喜,急忙给甄三良松绑。
甄三良长身懒腰,松了松筋骨。见端木莫羡与撒星河同时在场,不禁疑惑道:“我这不是做梦吧,你们怎么在一块了?!”
端木莫羡道:“说来话长,以后容我慢慢讲述。我已弃道入魔,誓随撒星河破除天理,重塑正义,你可愿帮助我等?”
甄三良听罢,第一次露出笑容,道:“甚好!甚好!我早已看不惯这世道了!”
“能得甄尊者相助,撒星河万分荣幸!”撒星河抱拳致谢。
甄三良急忙还礼,道:“哪里话!魔君乃是我敬佩之人,虽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我愿意追随左右!”
甄三良凝视撒星河许久,见其眼睛异样,道:“魔君,你的眼睛……”
端木莫羡亦盯着撒星河眼睛,他早已好奇多时。但见撒星河的双眼瞳孔血红,若火焰一般熊熊涌动;其眼白则如海洋般湛蓝,透着丝丝冰冷和凄苦。
撒星河说道:“我不知何故。可能是受了风寒所致吧。”
“无尸之地漫天飞雪,可是魔君所为?”端木莫羡问道。
“是我。”
“为何如此?”甄三良问道。
撒星河怒睁双目,咬牙切齿,一字一句道:“有恨难平!”
“到底是什么事……”
端木莫羡急忙摆了摆手,阻止了甄三良。他知道,不管是谁,都不会轻易向他人倾吐心底秘密的,那怕是至亲之人。更何况,他与甄三良并不算撒星河至亲之人。
果不其然,撒星河未理会甄三良。他单手一摊,掌中立马显出两个黑色面具来。
撒星河将两个面具分别递与端木莫羡和甄三良,道:“先前你等与朝廷及苗、羌、巴族为敌,现正被四处追杀。你们且戴上面具,暂时隐藏真容。”
甄三良盯着面具,满脸不悦道:“难道要没头没脸度过一生?这样有什么意思?!”
“当然不会!”撒星河继续说道:“只是暂时而已。你等罪恶深重,必须为天下做些大善事,方可能获得世人的谅解。”
“是啊,我确实恶贯满盈……”端木莫羡听罢,面露惭愧之色,主动戴上面具。
“该如何做?”甄三良手持面具,继续问道。
“万魔洞中有瘟兽蜚逃窜。它乃上古凶兽,能散布瘟疫,祸害众生。这是你们赎罪的好机会。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先于张道陵找到它,进而除掉它。否则,我们将会被正一盟威道压制,天下人将会继续追杀你们!”
“我确实罪恶滔天,即便万死也不足惜。若能为苍生做些善事,我自然义不容辞!”
“嗯!”撒星河点了点头,道:“我已派出阴兵四处寻找,并安插鬼探在张道陵、邓训周围,定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即便张道陵先遇到瘟兽蜚,我们还可以将瘟兽蜚抢过来!”
“谨遵魔君吩咐!”。端木莫羡、甄三良拱手作揖,对撒星河信心满满。
自此,撒星河与端木莫羡、甄三良驻扎苗疆之地。他们白天打探瘟兽蜚的下落,夜间驱使众鬼建造魔殿。
半月之后,魔殿建成。
望着门匾上的”入魔封善”四个大字,端木莫羡感慨道:“想不到我研学二十余载,方才悟得人间正理!”
“张道陵收徒三千有余,我们也该行动了。下一步应广收魔众,扩大势力!不知魔君如何打算?”甄三良说道。
撒星河负手而立,傲视前方,道:“魔与道不同,无须学其手段。但凡入魔之人,其心必善,其迹必悲。‘春来千山总挂翠,花开芳蝶必远来’。大善大悲且明事理之人,可遇不可求,我们只须做好本分,自然会有人来投!”
撒星河说罢,拔出宝剑惊鸿而起,在门前巨石上洋洋洒洒写下《入魔恒言》:
天道不公,魔心不泯。
无恨无魔,无爱亦无魔。
恶,魔之仇敌也。小恶者应痛不欲生,大恶者必生不如死。
天下时有大疫。入瘟者,左右相传,连绵祸害天下而不止。尊医若扁鹊者,尚难速解疫患,况今之庸医乎。故帝君多围病者于死地,以隔瘟疫,以救苍生。虽为伪善之徒所不齿,然成效斐然。
人之性真善,亦伴有丑恶。世间向善之人,举刀面世,皆由彻骨痛楚压抑而起,亦皆因世道污乱所致。
人之恶念,如天之瘟疫,隐若冬苗,逢春而发。恶苗初现,必应断其根,方能不污乾坤,不染风尘。恶念起时,屠刀必至!
人之恶念,亦如油入清池,混杂不清;又如黑影傍身,终生难弃。需以刀警之,以死逼之,方能长抑恶至老死,令其永不抬头!
故入魔之辈,皆应为暴躁良人。心存义与理,再无仁与慈。持刀有理,下手无情!
禹王初治水,走兽遭殃;洪渠成型,人兽皆得利。吾等初屠恶,亦如禹王治水矣。无辜者受牵累,乃是曙光初现前之黑暗,亦是做恶者之报应!不可因一时之慈念,断百世之清平。
魔道大行,天下敬惧。此后,苍生遇事不决,必先思索善恶,权衡生死,方敢行事。此以往,何人敢再起恶念,再造恶事?
天下清平可期矣。
撒星河写罢,双手合十念念有词。
不多时,周围阴风骤起,鬼哭狼嚎声不绝于耳,一列列阴兵显现在石碑前。
撒星河挥了挥手,喝令道:“八方有路,各寻瘟兽!”
一声令下,各路阴兵急急列队前行,有序扩散至苗疆密林之中。
甄三良看到此处,不禁赞叹连连,道:“不愧是一代魔君,果然气魄惊人!”
端木莫羡见此阵势,道:“只怕这阵势不止是为瘟兽蜚,或许还是为以后准备的吧!”
“以后,什么以后?”甄三良不解道。
端木莫羡未答,只是盯着撒星河微笑。
撒星河看了看端木莫羡,轻叹一口气,道:“万不得已,不会动手的!”
“什么意思?”甄三良听得云里雾里,一时摸不着头脑。
撒星河与端木莫羡却十分明白,只希望那一日别来得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