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股性与人性的“牛与熊”
(文章较长,股友选看)
(一)这是一部透析股性与人性的小说
实事求是地讲,这是一部股市小说,但不止于股市,它是一部透析股性与人性的小说。
经过二十多年的股海生涯,经过五十多年的人生旅历,我突然发现,股运即财运,股性即人性,股道即人道。
不信你看,大盘的起起落落是不是像我们人生起起伏伏的心电图?财富的来来往往是不是我们高高低低的运势?
股市几年一轮牛与熊,人生何不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连载中,有网友曾质疑我,既然你能这么长篇大论地写风险投资理念、方法和技巧,既然你把股性和人性演绎得头头是道,那你说说,A股的牛市还有多远?一个人一生有多少“牛市”?
为了满足读者的愿望,我们从股性和人性的角度细致儿地唠一唠。
(二)我们还沉浸在六年前的气氛里
六年前(2015),经过一轮血洗,多少股民象盼孙子一样梦想着牛市的到来,直到望尽天涯路,仍不见奔牛何处来。
人就是这样,越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可望而不可及的风景越有魅力。
中国的注册股民近1.8亿(除去一人多账号),也就是说,在你的身边,每十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参与过股票交易或准备参与股票交易,可真正享受过牛市快乐的又有几成呢?
几乎所有的人都想发财,可世上真正发财的能有几成?绝大部分人会和股票一样走出平平庸庸的一生,发财只是一个梦。
多少次屡战屡败,多少次听个钱响(或把钱扔水皮不响),在这看似庞大的炒股队伍里,真正一直在参与交易的不到七成,很多账户成了“死户”。
只有真正的牛市到来,才能激活它们,让中国资本市场满血复活。
那么,A股的牛市何时到来呢?
为了探究中国A股的牛熊之道,我们不妨从头捋捋——
(三)脑补常识,啥叫真正的牛市
理论上说,牛市又称多头市场,指价格长期呈上涨趋势的证券市场。就像一个人、一个家族经历代而不衰。
记住它的关键词—一“长期呈上涨趋势”,这个长期一般是指跨年度的。一两个月的上涨,那玩意儿叫“反弹”,就像一个人偶然捡个钱包一样改变不了命运。
牛市如“牛人”,总在向前向上走。
网上曾经有一个段子,说啥叫“牛”人:
3岁,不尿裤子;5岁,能自己吃饭;18岁,能自己开车;20岁,有女朋友;30岁,有钱;40岁,有势;50岁,有名;60岁,有钱有势有名还有女朋友;70岁,还能自己开车;80岁,还能自己吃饭;90岁,还不尿裤子;100岁,还没有挂在墙上;300岁,还在墙上挂着。
这,就是人生的大牛。放在股市里,叫长牛。
很多人、很多股曾经像“起花”一样,“腾”地起来,辉煌灿烂,转眼是一股烟;很多人和股,曾经像“雷子”一样,“砰”地一声,趾高气扬,回首时已化灰尘。
这类人或股,归纳起来连“反弹”都不是,那叫“反抽”,是抽风的“抽”。
(四)经历多少成功,就要承担多少失败
假如你是第一代股民,至今经历了多少次牛市?令人遗憾的是,经历多少次牛市就会承担多少次熊市。
中国A股市场自1990年“老八股”以来,能称之为牛市的只有九轮,如果再苛刻一点儿算,只有五轮。
其他的绝大部分时间,一直在“下跌一一反弹、下跌一一反弹、下跌一一反弹”。
我们的生活和人生也一样,给人飞腾的机会只有四五次,抓住了就起来了,抓不住就落地了。
百分之八十的人抓不住,所以平凡的人多。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活着,活着,活着”。
支撑着股市长胜不衰和人活下去的勇气是,总是偶尔出了几次“猴市”提振人们的精神。
人是容易忘记伤痕的动物,一抹亮色,已乐得屁颠儿屁颠儿地把人生过成了“牛犊子”市。
就像牛年的秋天,刚涨一点儿,就有人兴奋地大喊“牛市来了!”
结果,仍是牛短熊长,走在了牛皮市的路上。
(五)股市人生,我们处于什么位置
如果非得给目前的A股下一个定义的话,它还处于2015年6月12日5178点的下降通道中的反弹阶段。
乐观地说,是2018年2月2日3487点这个次高点的反弹突破过程。
有人曾以“时间论”推算,牛市在2018年就该到来了。可是,它硬生生地没来,还把很多股民挂在了山腰上。
牛市多长时间来一次?一次牛市要持续多长时间?
这些问题恐怕只能根据多个因素进行预测,没有人(包括算卦先生)能准确地算出牛熊何来何去。
这就像幻想该我当官了、该我发财了一样,没有什么应该怎样怎样。
这样说,是不是人生的牛市就不可测了呢?也不是。于我们来讲,所有的预测恐怕只要以史为鉴,就能突破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结局,看清大势。
股市和人生一样,有一种因果循环。跌到谷底,唯有上升。最最关键的是,当牛市到来时,又有几成股民能骑在牛背上。
从股市引申到人生,上苍公平地给每个人同等的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抓得住。
想抓住,先要找到牛熊的规律。下面笔者帮你探间一下。
(六)数据史实,牛熊何来何去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让我们翻开A股的历史,探究牛熊的根源,理清牛熊的脉络,才好进一步判断分析。
第一轮:牛脱缰PK熊出没。
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仅一年半时间,A股股指从96.05点涨至1429点,涨幅1380%。
您没看错,就是这么爽。
可是,这对绝大多数股民来说,“股生君未生”“恨不生同时”“只留遗恨在人间”。
小牛为什么脱缰?
股市初创,有限的股票供应、取消涨跌停板限制,诸多合力让A股这头生个子牛成了脱缰“野牛”。
这正如蹒跚学步的顽童,你一定相信他(她)会长成大人。
投资投什么?未来。
股市的辩证法就是轮回。疯狂之后是血洗,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也是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杀到386点,跌幅73%。后知后觉者,“别人偷驴他拔桩”,钱打水漂,只留清泪满衣衫。
也就是说,机会一旦逝去,一切不可强求。
第二轮:牛在野PK熊不退。
在“股少钱厚”的情况下,股指卷土重来,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3个月大盘涨幅303%。
前期“韭菜”重获新生,新韭菜也熬成了“开心韭花”。
大海有潮起潮落,人有悲欢离合。只要你活得足够久,什么风雨彩虹、铿锵玖瑰都能见到。
交易大厅的掌声还没落下,大扩容来了。
1993年2月17日至1994年7月28日,被腰斩后的指数终于疲惫不支,股指跌至325点。
“打回原形,外加毁容”,“老白菜”假了乖乖,“新韭花”看得直眉瞪眼。
世事就是这样,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什么做不到。
第三轮:牛疗伤PK熊隐晦。
在“病牛”要轰然倒下的时候,相关部门给股市打了三支“强心剂”(大利好),股市“犇”一下“牛”了起来。
从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1个半月,你又没看错。股指涨幅200%,达1052点。
这时的股市被称为“牛犊子”市,只要盘子小、体量轻,鸡毛也会飞上天。
这样的上升速度,让一些人还没回过神儿来,图穷匕见。
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股指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人生也会这样,当你被打翻在地,一定要乐观地认为,我在逻旋式上升。重要的是,没被打残。
第四轮:牛起飞PK熊在追。
1995年5月18日,关闭国债期货等政策春风扑面而来,3个交易日,牛已飞上天。
至1995年5月22日,4天时间,绝大多数股票收复失地,直看得股民以为自己脑子让大盘砸坏了。
股民看得直眼儿时,“熊”已悄然到来。
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砸破前期低点,至512点,一时泥沙俱下。
严格地说,此次不算一轮牛市,却造就了实实在在的熊市。
这犹如有的人的人生,如烟花一般,“腾”的一声,光彩齐日月;“刷”的一下,落地已成空。
第五轮:牛起步PK熊四围。
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投资者抓住了“科技”这一金钥匙,在家电等消费增长刺激下,股指又靠向1993年的点位,1510点。
可是,好梦常被尿憋醒。股民做着梦等待向上突破时,新的扩容又到来了。
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两年的熊市股指跌至1047点,又是一次血洗。
到现在你应该明白了一个特殊名词一一韭菜。每个行走在社会中的人,都会被一茬一茬地割韭莱,只是有的韭菜越割越壮,有的被割死了秧。
第六轮:牛怀旧PK“误读”熊。
1999年5月19日,大概是牛怀恋四年前的“5•18”,发动了“5•19”行情,开启了网络概念股的井喷。
到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又是一轮翻倍行情。
这时,股权分置改革来了,投资者误读为“熊来了”,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2005年6月6日的998点,80%股民被“误伤”。
如果说对前几次的股市风云你忽略了,那以后你一定会好了伤疤忘了疼。
这正如某类人,得势时不可一势,失势时楚楚可怜。
第七轮:牛坚挺PK熊环球。
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股市突然对“股权分置改革”醒过腔来。
人民币升值、QFII入场,股票白送30%以上,这样的好事儿外国人都知道了,国人岂能不知?
A股从998点起步,创出6124点的空前绝今的新高,股指涨了513.49%,直涨到很多人把股市当成提款机。
数钱数到手抽筋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熊”四面环围。
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一年时间,股指从6124点飞流直下至1664点。
为了记录这一事实,笔者在小说中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飞流直下的,是股民的眼泪”。
这些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一一易得者易失,从事了风险投资,就要愿赌服输,生活不相信眼泪。
第八轮:资金牛PK长劲熊。
2008年10月29日至2009年8月4日,随着四万亿产业振兴资金推出,造就了“资金牛”,股指上涨到了3478点。
当大盘上的资金被耗尽以后,漫漫熊途也就开始了,连续五年的熊市跌跌不休,直到2014年7月21日曙光微露。
起伏的大盘,犹如起伏的人生。造就了生存的阴影,也造就了生活的色彩。这,大概就是风险投资的魅力。
第九轮:杠杆牛PK蔫蔫熊。
当指数跌穿2000点大关后,“一带一路”高调推出,国企改革风生水起,股市融资、配资开闸。
2014年7月22日至2015年6月12日大盘从2000点左右一路涨到5178点,成为中国股市次高点。
吹涨的泡沫总有炸开的时候,个股腰斩,融资爆仓,很多股民颗粒不收。
至2019年1月4日,股指跌至2440点,至今仍在反弹的路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牛熊,不仅是为了长点记性,还要为下一次牛熊多一份反思。
人的进步快与慢,很大程度上在于人是否懂得反思,唯反思才能理性,唯理性才能走远。
(七)理性分析,“牛皮”还要扯多久
我们走在第10轮牛市的途中,还是站在反弹的起跑线上?
每天打开各种媒体,两种说法皆都言之凿凿、信誓旦旦。但是,真要拿出点儿根据来却都闪烁其词、顾左右而言他。
为什么?说话的人心中也没数。
笔者为什么要把历次牛熊罗列出来,就是为了从中找出牛与熊的深层基础,挖掘牛市的基因。
从上述9次牛熊变迁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每一次牛市或熊市的到来都会有一个或几个大的引爆点或诱因,条件成熟时就会反转,椰风挡不住。
牛市和熊市总在争论中轮回,每一个人都会从自己的理解去猜测牛熊。
那么,第10次牛市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让我们从以下方面分析。
(八)第十次牛市离我们是近还是远
1.时间和空间逻辑。
每一次牛市或熊市的到来,都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下跌幅度。
这就像人的运势一样,最最重要的是“幅度”,次要的是时间。
在过去市场不成熟时,幅度更为明显——跌多了就涨、涨多了就跌。
而时间间隔不是很明显,老天爷也不会许诺一一你小子享三年福、受四年罪。
现在,市场越来越成熟了,间隔的时间因素就会越不明显。
自2015年6月12日到2021年6月∥日,大盘已经熊了6年的时间,此间虽有一段看着像牛市,但始终没有改变弱势反弹的属性。
所有不以反转为目的的反弹,都会制造新一批的套牢者;所有不以结婚为目的男女同居,都是耍流氓。
目前,盛行这等行情。
从时空因素分析,中国股市平均三五年会有一次牛市。
也就是说,从调整时间上看,牛市该来了;从调整的幅度来看,从5178点调整到2440点,已经下跌了60%,空间也够了。
你要这么想事情,就太天真了,世上没有什么“应该”,只有“不该”。
每个股民都会认为,牛市该来了,可它为什么不来呢?
内忧外患。
内忧,是指A股仍有一大批先天性存在问题的公司混迹于A股市场,它们时时“暴雷”,让投资者心神不定,无法长线投资。所以,很多机构也只是大散户,赚点蝇头小利便躲得很远。
外患,是指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的肆虐,已经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共同体很难独善其身。
这次疫情的影响,绝不会比2008年的经济危机的负面作用小,这样就会阻碍A股牛市的到来。
自然,还有自身的体量。大扩容下的庞大体重,想跳舞,难。
所以,任何时候多一分忧患意识都是防误伤的法宝。
2.政策和消息层面。
每一次大的牛市都离不开政策面的支持,就像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会识时务一样。
中国要打造国际上健康的资本市场,首要条件就是造就牛市。
另外,中国的经济情况正在好转,一带一路正在走向世界,科创板已经推出,新的政策“工具箱”也在一次次打开。
政策的助力,这是牛市的根本保障。
生在盛世,这是你享受生活的基础。
但是,目前的政策面力度上仅限于与外围消息面偏空势均力敌,不足以打破平衡,所以大盘从拼命硬撑,到兵败如山倒、墙倒重人推,然后走在牛皮的路上。
在我修饭完《白股经》全本时,大盘走势像我的生活一样尴尬,不温不火,不上不下。
对大盘的尴尬,我做了两点分析:
一是从没有跟随美欧股市而走的A股突然受到了它们的拖累,这是要与国际接轨的征兆。
二是A股市场悄然有了北上资金的话语权,如果不是“汉奸经济”太强硬,就是国内大机构太软弱。
大盘尴尬,经济学家也很尴尬。这多年对经济形势始终分析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只有看别人的毛病。因为,天下最易的事是看别人的缺点,天下最难的事是看到自己的缺点。
也就是说,从这一因素来看,我隐的看到了牛的影子,却看不清自己的前程。
3.资金与信心情况。
目前,大盘想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牛市,条件俱备,心理不成熟。
中国的经济正在崛起,炒房的资金正在逐步退出,需要一个投资渠道;国内有国家队托底,作为老百姓养命钱的社保资金不能赔上;境外资金也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的资本市场,随时准备抄底。
这是一个“不差钱儿”的市场。
那么,差的是什么?差的是信心。目前的行情,机构逡巡不进,散户人心浮动;机构忙着在为外资砸坑,散户忙着探听此上资金的动向。
这样的股市,谁进谁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怎能造就牛市?
好在,国家政策暖风频吹,管理层正在喝护市场。
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抓住机会,每个人都会成功。
4.技术形态趋势。
目前,股指仍处于五年前的下降通道中,3687点仍然是前期的一道坎儿;股民仍沉浸在往事中,不能轻装前进。
股指只有有效突破前期高点,才能确定牛市成立;股民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突破自我。
股市的实际情况是,60日、120日均和250日均线均无向上迹象,反而有拐头向下的可能。现言牛市,话有点浮。
笔者奉劝股友的是,选眯着。放弃了不必要的饭局,不再染头发,尽可能不再为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或许,能干点儿实事儿。
经过了七年熊市的人们,还没有从“熊”气氛中解脱出来。股民的神经都很脆弱,我们能做的只有顺应。
把所有的日子当反转来过,把所有的上涨当作反弹来做,就不会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就不会让某件事影响了心情。
(九)翘首期待,下一软牛市叫“注册牛〞
磨唧了那么多,有点儿悲观。客观地说,牛市肯定是要来的,但不会很近。
还是那话,好好活着,无所不见。
笔者认为,第10轮牛市或因以下条件而产生:
一是,注册制及退市制完善的日子才是牛市起步的日子。
注册制虽然暂时搁置,推行已是必然。
与审核制不同,一大批优秀会上市,股市进出会优胜劣汰,一些壳资源、炒概念、垃圾飞天的“故事”时代将有所改变。
从外国股市的成功经验看,这是股市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一轮牛市的根基。
但是,光有注册制,没有配套的、严厉的退市机制,牛市仍不会到来。
A股只有清除一大批垃圾公司,进与出基本对等,才能吸引国际资本来投资,才能做大做强中国资本市场。
而这一现象,监管层正在有所动作。
二是,引进外资,让中国成为资本的避风港。
我国已经放宽了外资进入中国的一系列限制,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外资进入A股市场是大趋势。
在全球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外资进入中国A股能起到“避风”作用,因为资本像水流一样流向价值的洼地,净化后的A股市场具备洼地特点。有钱可赚,外资自然趋之若鹜。
从相关数据看,目前这种迹象还不明显,就是有限的北上资金也以进进出出,不很稳定。
外资是逐利的,只有中国资本市场走向牛途,才能吸引他们前来。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美国十几年的大牛市已经让资本尝到了甜头。虽然,资本每一个毛孔都带着血腥。
三是,券商的并购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或起引领作用。
我国的头部券商与外国的投行比较,无论从规模与盈利模式上还有很大差距。
券商并购是A股市场的一大趋势,也是一大利好。它不仅可以提升风险投资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也能带动A股走出一段牛市。
从近期监管层的静态看,提升券商行业集中度,增强头部券商竞争力,一直是监管政策的重要导向。
这也是引进外资的一项有效举措,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手段。这样可以充实资本、丰富服务功能、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大技术和创新投入、完善国际化布局、加强合规风险管控,促进证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券商一直是股市涨跌的风向标,券商好了,能带动股市向好发发展。它现在很熊,总有一天会好起来。
A股需要新的领头羊,就像一些家族一样,有一个好的领头人,能振兴一个家族。
耐心等待,抓住机遇,你没有希望成为富二代,你却有希望成为富二代的爹(或娘)。
(十)举步维坚,我们轻言放弃吗
很多人谈股色变,认为股市就是个坑。其实,那是没有找到股市的规律。就像很多人在这个社会上行走了大半辈子,连要走的路都没认清。
从当前证券市场的形势看,上述政策正在稳步推进,这也预示着第10轮牛市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目前,政策的暖风会吹响牛市的集结号,涣散的人气会聚集形成合力,外部经济环境仍不利于A股走牛。
笔者以为,在消化前期获利盘和套牢盘后,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振荡,随着注册制配套措施的到来,第10轮牛市一定会到来。
有人一定问,你说传说中的牛市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和很多人求神问卜求发达一样,都是预测。
我预测,真正的牛市或于2022年2月起步。
是不是很“二”啊?还是不要去主观地推测牛市,只需跟随着市场的脚步走,只需遵循股市的规律去投资。
炒股与为人都有两大泥坑——贪与惧,只要我们从容地绕过这两大泥坑,往后余生,一片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