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记
《白股经》的网文生涯
(本文较长,相当于裹脚布)
(一)
谈股论金,著书立说。人的性格决定命运,人的观念决定发展,写这类书的人并不一定得到某些人的认可。
因为有的人坐在井里,他的天地小而可怜。于是,只认可认知范围内的东西,余皆排斥。
我为什要在爱文者原创文学网连载长篇小说《白股经》?
一为开辟自己新的网络文学之路,偿试全新的网文思维。
二为网络文学丰富一些色彩,注入一个稀缺的现实题材。
三为在职场的、股市的、社会的奋斗者的总结一下经验。
此《白股经》非彼白骨精,为“白话股经”之意。
即用生动感人的故事演绎股市生涯、职场规则和现实生活,透析股性和人性的秘密,达到领会、警醒、开悟自己和读看的目的。
如果你领悟偏了、窄了、浅了,那是你认知问题,和小说的思想、主题、框架及表现手法不同。
这部小说最早是写给自己的小说,不示他人,算做秘籍。
《白股经》以资本市场上发生的故事为媒介,在透析股性和人性奥秘、诠释生活真谛的时候,不是通过说教,而是喻事于情、喻情于理、喻理于意。
里面有科学的、系统的、绝密的理念和方法,只传给内部人。
小说上市后,即受到了部分读者的关注和好评,曾霸居爱文者征文活动9月、10月热销榜一,最终被评为最佳人气奖第三。
能获奖,主要是文友、股友和网友读者的抬举与厚爱,并不是说它有多好多好。在不同人的眼里,黄金的价值也不同。
本人参加过多次征文大赛,也当过大赛评委,至于能不能获征文大奖,从不在意,因为对文章的评判总有个人喜好和认知水平掺杂其中。
最终给予作者评奖的是读者,就像四大名著,不是评委评出来的,千百亿读者评出来的。评委可能眼神不好、心脏跑偏,读者的眼睛总是雪亮的,评价是公正的。
说到此,想起十年前参加的一个企业征文大奖赛。所有参赛入围者像鸭子一样抻长脖子等着公布获奖名单。主持人高调地宣布,一等奖得主为公司董事长XX,全场被雷蒙了。然后,这家企业的大奖赛再无人参与;再然后,这家企业也没了然后。
一部作品挂在那里,能不能立得起来,事关作者脸面,更事关组织者前程,谁会自毁长城?
用东北话说,那叫“潮种”,用西部话说,那叫“棒槌”。
(二)
回眸小说的构思、创作、连载和推介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引起了我一些肤浅的思考。
《白股经》是怎样“炼”成的?
用个“炼”词,是说它的成书过程不容易,有着二十年磨一剑的曲折历程:
早在二十多年前,笔者遍读中外风险投资书籍,幻想像故事的主人公金扶摇、兰心妍一样,找到资本市场的真谛,那样自己就不用上班了。
基于这种“不务正业”的想法,结合自己的炒股经验,两年后完成了自己的股票理论集《谈股论金》。
后来,我发现空洞的理论解决不了炒股实践问题,便丰富、修改成理论加实践版的电子书《鼓捣•股道》,图文并茂地、系统地探询了股票的规律,做到有据可查、有规可徇。
上述创作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出版或网上传播,只做个人的炒股心得,属私藏秘籍。
这也是小说寻找股神秘籍的来由,说到秘籍,本书就是自己的秘籍,现公之于众,惠及读者,也算笔者一高风亮节。
有关股票的理念及方法,经过实际操作证明,绝大部分适用于风险投资和社会生活,极个别仍然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
于是,我又像《白股经》的主人公金扶摇、兰心妍一样,寻找着一些在股市中致胜的法宝,幻想着找到股神。
十年孜孜探求,我发现,股神真的存在,但他们都在闷头发财,他们已形成了自己的秘籍,只是不公之于众。
股市里,一赚二平七赔,在我居住的塞外城市,真的有一位“股神”,五年时间,把十几万炒成了几千万。所谓的秘籍,就是找到了股市的规律。
人家有秘籍,羡慕、嫉妒,但是我不恨。
我不断积累股市的经验和故事,寻求着股市致胜法宝和精神慰藉。小说中提到的《股经·捕鱼图》就是本人的炒股秘籍。而《股经·玄机图》,则是本人的一个幻想,它是不会存在的。
所以,股友读《白股经》,要学它的理念和方法;文友读《白股经》要学它对人性的挖掘。
这部书实与虚的结合,是为了深化主题、突出人物个性。
《白股经》不是股票操作的金科玉律,却是一种普遍的善意提醒;《白股经》不是做人的行为准则,却能给职场拼搏的人以启发。
《白股经》不是炒股、商战、职场的教科书,都给行走在社会上的年轻人提供一股思路。
所以,把《白股经》看成是股市小说是浅薄的,把《白股经》看成是职场小说是偏面的。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透视现实生活,才是它永久的生命。
笔者所写的寻找股神及《股经•捕鱼图》和《股经•玄机图》,其实是自己的心路历程。
再加上一些实际案例,又采访一些“北漂”族的经历,它的成书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十多年来,我从未间断过对这部书所涉理论部分的修订,并根据实战经验,摒弃了很多错误或跟不上资本市场发展的观念,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和各类股友从枯燥错误的股市理论中解放出来,不误导读者,不消费读者,让读者轻松做事、快乐行股,积极处世,深刻人生。
(三)
《白股经》为什么选择“爱文者”原创首发?
小说发表后,曾有不少文友、读者问我,为什么不找个大的文学网站去发?
我回答说,我看不了某些网站的傲慢与偏见,反感他们的霸王条款,文化和文人需要尊重。
实事求是地讲,我的《白股经》在其他网站也是能作为“特殊题材”很快签约的,这个我试过。可我,更看重了爱文者原创文学网宣扬的纯净、真诚和长远规划。
每一个作品都是作者的“子女”,每一名作者的劳动都应该被重视和尊重。
这本不分高低贵贱,不分内容形式。文人不能沦为文乞,文化需要得到发展,文学需要传承和繁荣,这是文人和文学网站都应思考的问题。
作者不能因为自己弱小,就不想担当;网站不能因为自己强大,就藐视文化。
诚然,“爱文者”处于初创阶段。她现在还很小,像个一年级的“小豆包”,可爱而幼稚。但是,因为她像一张白纸,没有那么多的杂质,我们才能更好地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我希望,“爱文者”会和真诚的作者一起成长,会与热情的读者结成朋友。而不是像某些网站那样套路信用、自掘坟墓。
“爱人者人恒爱之”。我的《白股经》基于对读者的爱,也必将得到读者的爱。
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真正的好作品每个人都看得出来。自己瞎,不等于读者也瞎,“四大名著”永远是四大名著,不是评委评出来的。
长篇小说《白股经》从辩证的、发展的角度透视了股性和人性,现实中的那点蝇营狗苟、鬼鬼祟祟更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希望《白股经》能入您的法眼,我希望“爱文者”能健康、文明地成长。
(四)
从纸刊向网文过渡,需要什么样的脑洞?
我曾是个一本正经写传统“纸文”的作者,和很多作家一样,有着难以割舍的传统观念。
但是,网络文学终究会给纸刊一计响亮的耳光,会和传统观念深重的作者开一个大的玩笑,它会用英汉两种文字告诉某些人,你落后了!
诚然,一些观念不改变就会不认可,不认可就不会去那么做。
网文要有网文的规矩去做,把权力交给读者,把权力交给市场。不要以个别人瞎子摸象般的孔见去给一部作品定生死。
傲慢与偏见评分的后果,金钱和交易制造的结论,能挺起作品和网站的脊梁吗?
《白股经》连载后,很多股友、文友、网友进行了投票、收藏、打赏、评论,这应是一种自发行为才对。可是,有多少是自发的?
读者读书本应给作者一点表示,可现在成了作者“求”读者读书的份儿上。这不知是作者的悲哀,还是文化的悲哀。
这些事,说小,微不足道;说大,体现了人们对这个社会的认知。
造成这种局面,各方面都没责任吗?
网络会颠覆人的认知,网络会削弱个别人的权利,但网络没有远近亲疏、没有人造第一。
网络文学是网络经济的体现,不懂网络,就是半个文盲,每个人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免被甩掉。
尤其是网络作者和网站。
A股市场有四千多家上市公司,代表不了先进生产力的老旧公司,终有一天挺不过去。诸如恒大,现代化的大楼掩盖不了腐朽没落。
网文作者和文学网站也一样,本已艰难前行,却又自贬身价,怎能到终点?
(五)
网络文学,会淘汰什么?
通过这次全文连载长篇小说《白股经》,我认识到:
想在网络经济时代搞好网络文学,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与时俱进,跟上时代。
网络经济下的网络文学,对不懂的人来说,一个符号要研究两天。似我等老朽,再不学习,别说跟随着当今日益变化的股市走,就是将来连买个菜都困难。
作者个体是这样,文学网站也是这样,都需要吸收、规范和创新。你选出的作品品味,就是总编的品味;你评出的作品水平,就是网站的档次。
短短的三个月,我欣慰地看到,很多网站正放下姿态,积极地进行改进,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和格调上,都在进行着前瞻性改革。
让网立起来、立得住、立得久,任重道远。
就单从这次征文来讲,就很成功。笔者以为,它最起码有三大积极意义:
一是给作者作品找到了可能托付几年的平台,积发作者的创作热情。
二是扩大的“爱文者”的知名度,让读有知道还有个不要版权的平台。
三是向网络文学几家独大的格局冲击,为波澜不惊的文学海洋注入一丝活力。
这就是成功的曙光。
《白股经》是以股事论人事,以人事论世事。写股就是写上市公司和人,没钱没技术没进取心的公司和人理想再“恒大”,也是一堆朽骨。
正因为认识到这一点,笔者要在以后的文学生涯中,虚心地向年轻人学习,向网文成功者学习,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网文作者。
(六)
未来,我们要做哪些转变?
世界正在加速发展,网络经济会淘汰冷面旁观者和进入不了时代核心的公司和个人,我们都要转变。
网络文学,观念大于方法,进取优于守旧,守着过去的辉煌固步自封者必然被抛在起点。
这是自我觉醒,也是对我“圈子”的提醒。
《白股经》连载后,我对网站和作品进行了推介,这是很多网络作家都走过的路,也是文学市场化的产物。
可这些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会引起个别“正经”文人的“不屑”与非议。
在正统文人心目中,文人酸酸地清高、穷穷地耍横才是正道,怎能低三下四“沿街叫卖”呢?
观念不合,一切免谈。
笔者认为,做人作文,既要上得了厅堂,也要下得了厨房,不要一味地端着。
文艺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种模式、一个腔调、一种声音,只会把事业做死。
所以,任何自以为正的姿态都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任何自以为正的评论者都将像“恒大”一样可笑。
何为正?我以为,任何一项活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正。并不以你懂不懂为标准。
在炒股界,有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只认根红苗壮的大公司,好像买了中石油被套上十年才算爱国。
在文学界,也有一种观念,认为纸文作者一旦“沦落”为网络写手,好像低人一等一样。
其实,在股市和社会上混,都是为了“寻几两银子,养活老婆孩子,才是正经”,哪有那么多的高尚显摆?
人生需要诗和远方,也需要维持温饱的盘缠。
我连载《白股精》,是在传播正确的理念和成功的方法,让在迷茫中摸索的自己和小散都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出口。
这是我的初衷,至于靠它能怎样怎样,从不奢求。
我一直认为,股性与人性是相通的,个人与公司是关联的。一个人需要支持时,才见远近亲疏;一个公司,在时代风浪中能否安然,才是考验。
(七)
网络文学,敢问路在何方?
当前,网络文学在繁荣,也要清除枯枝败叶。
为什么有人对网文持之以鼻?因为有些网文确系文字垃圾,有些网站确系垃圾集散地。
如果一个网站初衷就不为文学繁荣,怎能做大做强?如果文学沦落到靠献媚眼儿才能生存的地步,这是社会的悲哀。
文学的悲哀正在发生。
有人宁肯半宿半夜地上网打游戏,也不会读一点书,因为读不到好书。
有人虚与伪蛇地表示认真看你的书,仿佛看你的书还给了我很大面子似的。
于我而言,你看与不看,我就是个发,只发给看书的人,我不想直视太阳与人心。
于我而言,我获不获奖,我依然良心写作,不制造文字垃圾,不制作毒鸡汤,不出卖文人的自尊。
文化自信,首先来自作者和网站的正义和担当。否则,一个没有灵魂的东西不会走多远。
我是一个现实题材的写手,但我不排斥其他题材。我也会去幻想和想像,但我不会凭空捏造。
有人曾好意劝我写些仙侠玄幻穿越之类,我不是不想写,实在没那么大的脑洞。
很多人考虑的是文学的价格,我考虑的是文学的价值。
就是这句高大上的话,我再仔细想下,也有问题。
前些天,和一南方网站运营老总闲聊,颇受触动。他说,文化如不能变现,啥也不是。
我国各地的经济、文化环境差异很大。每个人,从观念上都要与时俱进,如果有的孩子忙着半夜三更地码字,有的孩子忙着通宵打游戏,差距的不仅是这一代。
在社会上行走多年,我们会发现:
大千世界,有人在网上寻求着有用的东西,有人在网上消磨时间、搜求刺激;有人在卧薪偿胆、谋求发展,有人在虚拟的世界中娱乐至死。
无形的网络,见尽全貌,人与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有人将被加速的社会越拉越远。
基于此,文学网站有责任守正创新、引领风气。
《白股经》后,我还会有更多的网文见诸文学网站,望和读者共勉。
2021初冬于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