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怎能晓得哪片云彩有雨
书名:如花流年纪事 作者:斯眉 本章字数:3115字 发布时间:2021-11-09

接下来,我听到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


他与她是高中同学,坐在同一张书桌旁温习功课,又成功考取了同一所大学。人人都说他和她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他和她也知道,两人命中注定在一起,终究会结为夫妻,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事实正是如此,大学毕业后不久,他们便顺其自然地步入了婚姻殿堂,成为一对令同龄人艳羡不已的恩爱伉俪,生活似乎在无形之手的引导下缓慢而平稳地向前演进。


婚后小夫妻没有马上要孩子,而是商议约定,趁着年纪轻轻、有活力没负担,在事业上努力打拼一番,让小家庭的物质根基越发牢固一些。几年奋斗下来,他在业界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卓越地位初步建立起来;她在工作上也取得不俗业绩,家庭事业均已步入正轨。


然而,人生的征途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诚如某位作家所说,一日遇佛,一日遇魔。结婚十周年的烛光晚餐刚吃过不久,变故不期而至,他们的家庭生活出了问题。


添丁本是大喜之事,但这个孩子的诞生却透着古怪,我指的当然是那双天生异常的眼睛,一睁开就惊得人头皮发麻。据老人说那是克爹克妈的不祥之兆,搅得人心慌慌。再者,孩子在半夜出生,是个“夜哭郎”。虽然按照咱们这儿的风俗,父母不妨找些小纸条,写上几个字——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过往行人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贴在墙上、电线杆子上,但只是民间传说,甚至带有着某种迷信传说,实际效果也甚为可疑。


以上双重因素叠加,新升级做母亲的她刚刚经受了分娩的剧痛,哪儿还受得了这份委屈?整日闷闷不乐,动不动就以泪洗面,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应该说他们不是不勇敢坚强的人,对未知的艰苦并非毫无思想准备。尽管生活面临压力和挑战,但他们始终相互扶持,硬撑着往前走,外面的工作交给男人,女人在家专心抚育儿子,分工明确,恪尽职守,几年过去了,三口之家的小日子也算过得安稳平顺。


“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很多童话故事的最后一句都是这样写的,但在现实中,幸福从来不会长久,总有灾难从天而至,使恩爱的人们阴阳两隔。至今,他已不记得那件事的起因了,只有当时她说过的几句话还常常回响在耳边,想忘也忘不掉,时刻提醒和折磨着他,令人无法自拔。


“小熹要学会独立,总在家里、在父母怀里,他是长不大的!”


“儿子是我的,也是你的,我有抚育他的责任,作为父亲,阿诚,你同样要承担责任啊。”


“阿诚,你以为一个女人有丈夫有儿子、有钱有房,就算大功告成了吗?”


“男人可以出外工作,女人就必须围着锅台转?你有人生理想,我就不能有远大抱负吗?”


其实在当时,夫妻间在角色分工和儿子教育的认识差异并不严重,但一个外部因素的出现对矛盾的激化间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就是他所在的公司出现了人事危机。总经理与副总经理暗中作对、拉帮结派,董事会投鼠忌器,员工左右维谷,办公室里草木皆兵、人人自危。作为业务骨干,他是两派争相拉拢的对象,整天谨言慎行,把心提到嗓子眼,生怕不小心得罪了其中一方。虽说大丈夫能屈能伸,但憋屈时间长了,人难免发疯,他实在忍无可忍,干脆一走了之,另觅出路。


事发那一天是周末,他们原本说好带儿子出去,开车在滨海大道上兜风,再去参观跨海大桥。小熹六岁了,虽说比平常孩子发育得迟一点儿,好静不好动,到这时也是乖巧伶俐,讨人喜欢,尤其爱粘在妈妈身上,而且,习惯在纸上写写画画,笔下的小猫小狗似模似样,在艺术方面颇有天赋。


夫妻俩拌嘴闹了点儿不愉快,他又因为公司事务而心浮气躁,于是借口有一份营销方案需要立即赶出来,让她先带儿子去玩。她肯定心里不乐意,但没有反对,独自带儿子上车,扬长而去。


前一天刚下过雨,此刻雨过天晴,阳光闪亮得刺眼,然而,被大雨冲刷过的山体浸满了水,有几处山石摇摇欲坠。当她的汽车经过时,险情发生了,一块巨大的花岗岩从山腰滚落,正好砸中车体,小车在空中翻转了两圈,最后侧躺在地上。


当他接到交警电话并紧急赶到医院时,妻子,刚刚咽气,儿子,生死未卜。


交警说,他们将车门破拆后,看到女人用身体紧紧护住男孩,拼死将一条小生命从厄运中挣脱出来,使其幸免于难。


“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啊!”阿诚低垂着头,声音嘶哑地咆哮着。


在中心医院对面的咖啡馆里,听着阿诚的伤感倾诉,看着他悲痛欲绝的样子,我感同身受,眼睛随之泛潮,心里乱做一团。


“阿诚,别这样说,那是车祸,是天灾啊!”我劝慰道。


“不是啊,是我的错,”阿诚使劲摇着头,好像要把脑子里的阴霾全甩出去,“是上天在惩罚我的自私无情。事故本不该发生,如果我没有跟她争吵,如果我更关心儿子,如果我多花一些时间陪着他们,那我们还是快乐美满的一家人啊!可现在……是我害了他们母子,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幸福。”


我伸过手去,握住他颤抖不已的双手。“阿诚,阿诚,儿子还在,小熹需要爸爸,你不能这样消极自责。你是他的唯一倚靠,就算为了儿子,你也应该振作、加倍努力啊!”


“小熹……”他镇定下来,抬起头,眼中一亮,但那道光瞬间又暗淡下去,“我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那件事之后,他很快出院,身体几乎完全康复,但整个人全变了,变成了一个我不认识的陌生人,不,更准确地说是木偶,不说话,没反应,痴痴呆呆,毫无生气,人也越来越瘦,只能算是活着而已。”


我急忙询问,“你没有带他去医院看看吗?是不是创伤后……”


“是PTSD,创伤应激性精神障碍,”他继续解释,“我带他去过很多家医院,找过不少专家,症状大体类似于PTSD,但病因无法完全确定,车祸可能只是诱因之一。做过一些心理辅导,也一直在用药。小熹很乖很配合,但效果……不太明显,始终没有起色。”


“可怜的孩子。这样的话,他能上学吗?”我的心提了起来。


“勉强入学读完一年级,实话说,读得十分吃力,我知道他很不快活,可是,像他妈妈说的,孩子总要独立,闷在家里是长不大的,”他露出怜惜的神情,面露无奈地看着我,“我知道不能这样下去,但要怎么办?医生建议说,换个新环境,接受新刺激,可能对孩子的精神好转有帮助,今年年初刚好遇上派驻泰恒工作的机会,我二话没说,立刻带他过来了,这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至今我还不敢确定。”


“不去试一试,怎能晓得哪片云彩有雨?万万不可丧失希望哦,阿诚,面包总会有的,牛奶总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对不对?”我抓紧他的手,信心满满地鼓励他。“革命同志互帮互助,有困难,不要怕,我会支援你的,咱们同甘共苦啊。”


听了我的豪言壮语,阿诚无声地浅笑着,眼睛里重现光彩。


他的笑真好看,令人心旌摇曳,益智健脑,多多益善。


此后几天,我逐渐形成新的工作节奏,家里、公司、医院三点一线,不觉单调无聊,反觉充实忙碌,不亦乐乎。我对钟点工阿姨、阿诚和自己的护理时间进行了统筹协调,确保小熹身边随时有人陪护,同时也保证不要太多占用每个人的工作休息时间。事实证明,这些方法行之有效,每个人都应付自如,病人的伤势也在迅速恢复。


大体上我是一个乐天派,从小到大被父母精心呵护的掌上明珠,对苦难缺少切身感受,形成了一种盲目乐观的生活态度。虽说父母对此不无担心,我本人认为,这不能说是缺点,很多时候,悲摧的日子需要依靠阿Q精神才能勉强撑下去,多一点笑对人生,就是给自己和别人多一分希望。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有一句台词特别棒,我抄在本子上,每当心情郁闷想不开的时候,便会拿出来高声诵读:


希望是一个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好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乐观情绪像阳光,普照在每个人身上,虽然仍有痛苦和眼泪,但每一刻我们都活在希望里。小熹的断臂已基本愈合,疼痛减轻,功能渐趋正常,饭量也稍微增大,脸色开始红润起来。他的容貌极像爸爸,皮肤细嫩、眉目清秀,此前太瘦弱了,如今饭菜可口、营养充足,人就长得胖一点儿,越发俊俏得像个小姑娘。尽管仍旧不开口,但他的眼神开始转动,有时也会对着我眨眼,嘴唇掀动,好像在问:“你是谁?妈妈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如花流年纪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