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等他回来你就知道了
书名:如花流年纪事 作者:斯眉 本章字数:3106字 发布时间:2021-11-09

眼见着周遭各项事务井然有序、按部就班地进行,主治医生说,再有几天小熹就可以康复出院了,我想起之前答应妈的事,遂抓紧时间兑现承诺,安排老妈到医院看望异瞳少年。


为了避开人流、行事方便,严大夫特意叫着严教授起了个大早,听我说孩子喜好甜食,老两口专门去面包店选购了两盒精致西点,还买了一篮子高档水果,不到九点就匆匆赶到了中心医院四楼的骨科病房。


这时,我刚帮着小熹吃完早餐,安排小朋友在床尾支起的小桌上练习简笔画。前两天我买来了儿童漫画书和一套水溶性彩笔,他非常喜欢,简直称得上是爱不释手,一有空就拿出纸笔照猫画虎,很快临摹完了小半本书,仍兴趣不减。对一个受伤未愈的八岁男孩而言,能够不吵不闹安静画画,实属难得,阿诚见了,也十分欣慰。


老两口手里提的满满的,兴冲冲地出现在病房门口,我见状赶紧迎上前去,把东西接过来,又扭头对着床上的孩子说,“爸,妈,那就是小熹。”


严大夫十分热情地走到床边,伸出手去抚摸孩子的头。小熹却如临大敌,睁着大大的眼睛,戒心十足地左躲右闪,这一反应完全出乎老太太的意料,反倒被吓了一跳。


“这孩子……”妈看向我,不无担心。


“不要紧,妈,他可能有些怕生,过一会儿跟你熟悉了,就会好一些,”我解释着,又转向男孩,“小熹,别怕哦,这是婆婆,这是伯伯,他们是来看你的,他们都很疼小熹。看,给你带来了这么多好吃的,不害怕啊!”


闻言,小熹盯着我的脸,眼神由犀利转为柔和,戒心逐渐放松。


俗话说“老人孩子隔代亲”,这话一点儿不假。纵使小熹情况特殊,也架不住老两口热情似火,不一会儿工夫,老老小小就水乳交融,亲热得好像一家人。


严大夫自不必说,本来就是自来熟,又特别稀罕小孩,在街上溜弯时遇着别人家白胖乖巧的宝宝,总是忍不住上前摸摸宝宝的小脸、拍拍宝宝的小脚。此番看见如此清秀可人的小熹,更是满脸满眼都透着“喜欢”二字,一个劲儿地逗他、亲他,不断引他开口说话。


严教授呢,原本是性情严肃、不善言辞的国画老教师,偏偏在不经意间结识了一个酷爱画画的孩子,为人师表的职业责任骤然被唤起,立即变得兴致盎然、不厌其烦,忙不迭地言传身教、亲自示范,似乎巴不得在最短时间把平生技艺传授给这个异相男孩。缘分天注定,如果以前我觉得这一说法半真半假的话,此刻,在事实面前,我已坚信不疑。


老两口争相抢着跟小熹说话、教孩子画画,病房里气氛热闹活跃,像窗外初夏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我不由得希望,他们不要走,一直在这里,直到地老天荒。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好在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得以在离别前预约下一次相聚。老两口跟孩子依依不舍,小熹虽然嘴上不言语,但眼神会说话——湖面上雾气浓厚,仿佛正飘着蒙蒙细雨。次日下午,爸妈又一次到医院探望小熹,同时约好,等孩子出院后,我负责不定期地安排老人小孩的会面,这对双方都是好事,何乐而不为?


我跟阿诚说了这件事,他很高兴,尤其是看到小熹最近几天比过去明显开朗许多,更是欣喜非常。或许是近期公司里业务太忙,每天又要往医院跑,阿诚的身体消瘦了一些,但精神尚好,甚至有时还显得亢奋。家庭对于男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机会、有能力帮他分担少许压力,我由衷地感到宽慰。


在医院住了两周后,小熹终于痊愈出院了,但是,伤筋动骨一百天,他还要在家继续休养,学校那边暂时不能去了,我托表妹帮忙,给小熹办了休学手续,让他先在家自学。好在二年级的功课都是最基本的知识,没什么难度,每个成年人都可以轻易上手,于是我毛遂自荐,主动担任起了小熹的课业辅导老师,每隔一天到阿诚家里照顾孩子,周末则把孩子带到我家,让爸妈帮忙看护。


近期,泰恒公司正在参与一个国家级重大项目的投标,由兰克诚牵头组成项目小组,因为我手头客户多,业务维护压力大,暂时不参加该项目,主要负责营销部的常规运作。这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该项目所涉及的企业总部位于西南内陆M城,必须经常出差,而小熹需要有人照顾,如果我留下,阿诚便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对公司、对个人来说,都是最佳解决方案。


日月如水,平静地流淌着。在阿诚因公出差的这些天,我按照约定,定期去探望小熹,周末接他回家,跟爸妈欢聚两日。慢慢地他跟我熟悉起来,眼神不再那么无动于衷,我隐约感觉,他盼着我的到来,于是,加倍尽心照顾这个可爱可怜的孩子。


转眼间,阿诚已经离开半个月了,我不知不觉地有些惦念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啊?!莫名其妙地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心里忍不住地着急发慌。严格地说,我不算是神经敏感的人,反而属于没心没肺、大大咧咧的傻大姐。但是,如果说有情人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果他正在经历的事情,我都能感受得到,这是不是足以说明冥冥中我们有缘?


正值七月流火,恰逢落雨涨水期,电视里三天两头播放南方各地抗洪抢险的动态画面。我们这次的投标项目所在地处于长江中上游,是一座典型的山城,历年来暴雨洪涝事故频发,每到盛夏来水,当地政府都要组织军民齐上阵,严防死守,枕戈待旦。今年又是厄尔尼诺现象高发年份,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降水格外充沛,防洪减灾形势比往年更为严峻。


我每天按时坐在电视机前,双眼紧盯气象信息,看着电视里西南地区未见停歇的雨势分布和雨量预测图,心里越来越焦虑不安——阿诚怎么样了?为什么还不回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果然,怕什么,来什么!又过了两天,前去投标的人终于回来了,但是,明明去了四个人,怎么只回来两位?而且,阿诚不在其中。我立刻头大如鼓,急得冷汗快要冒出来了!


“兰副总呢?”我勉强镇定,装作随口一问。


“他留在那里,有一些善后事宜需要处理,还有……”


“还有什么?”我急忙追问。


回来的小田挠挠头,吞吞吐吐地说,“没什么要紧事,他……他让大家别担心,等他回来你就知道了。”


没什么要紧事?这话是啥意思,聪明人都知道,怎能瞒得了我!我一再追问,但是,不知阿诚是给他喝了蒙汗药,还是花了大量封口费,小田被彻底收买,口风特紧,始终不肯透露半点消息,万般无奈,我只好在心里暗暗祈求阿诚平安。


傍晚下了班,按照惯例,我先在面包店买了一盒戚风蛋糕,再开车去阿诚家。尽管小熹喜欢吃甜食,我也尽可能满足他,但在数量上小心把握,而且,晚上不让他吃蛋糕,防止热量太高,对孩子的牙齿发育也没有好处。甜食更适合用作早餐,可在一夜睡眠后有效补充身体所需的糖分和能量,保证上午精力充沛。最近这些日子阿诚不在家,我便去的勤一些,晚上在那里过夜,第二天早上,照顾小熹洗漱吃早餐,等钟点工来了交接完毕,我再去上班。


小田他们回来了,虽然语焉不详,但至少得到了阿诚的些许消息,我心上的大石头搬去几块,不似前几日那般坐卧不宁了。进了门,小熹已坐在小凳子上,一边观看电视里的喜羊羊,一边静候我的到来。我走到他的面前,拉起一双小手,放在我两边的脸颊上,凝视着他的蓝灰色眸子。


“爸爸快回来了,高兴吗?”我问。


小熹没有表情,只是用力地眨着眼睛。


“我们一起为爸爸祈祷,好吗?像这样,”我双手合十,也把他的两只小手合到一起,放在他的胸前,“闭上眼,在心里祝愿爸爸健康,平安归来。”小熹乖乖地闭上眼睛。


他不说话,但心里一定是明白的,我知道,“有一天他会开口,”我一遍又一遍地默念,对自己说,也说给远方的阿诚听,他会感应到吗?


归来的日子终于到来了。那天一大早,“嘀哩嘀”便兴高采烈地把阿诚的航班号告诉我了,我立即开车回家,把小熹接上车,急速向机场驶去。南来的飞机缓缓滑上停机坪,我站在机场的到达口,握紧孩子的手,紧张而又喜悦地期待着阿诚的到来。


好像等候了一个世纪,才看见那个航班的乘客陆陆续续走出来,有人空着手,更多的人推着行李车,满载而归。乘客越走越少,我一一看过去,却没有找到我最想见到的那个人,我的心渐渐提起来,冲到嗓子眼,几欲脱口而出——


“阿诚啊,你在哪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如花流年纪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