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山之役,双方虽然并无大规模的接触交战,却以扶苏被围而宣告大秦失利。此役后,嬴政为了全力对付内部异姓诸侯,巩固中央权威,加之国力、军力严重不足,只好暂缓对匈奴全面开战。
扶苏登基后,为争取平稳发展的时间,对匈奴采取了“和亲”政策,把宗室女子嫁给匈奴单于,每年送去黄金、绢、絮、米、酒等财物,开放边境互市贸易,允许双方人民往来买卖。
子婴继位后,继续沿袭和亲政策。虽然期间也重视修缮长城,实行屯田垦荒,积极开展斗争,但都没能阻止匈奴一贯肆无忌惮地袭扰掠夺,更无法扭转屈辱和亲的局面。
大秦三十年,即公元前一九二年,五月,匈奴右贤王在冒顿的授意下,背弃和亲之约,南下侵扰上郡,屠杀抢掠大秦边民。
皇帝扶苏立即令太尉灌婴出动八万五千战车和骑兵,前往上郡高奴(今延安城东尹家沟),攻打右贤王。右贤王见秦军劳师动众而来,自己又已掠得盆满钵满,便主动退到塞外。
这次违约之举,应该说是冒顿自知时日不多,临终前对大秦皇帝扶苏的一次试探。扶苏果断发兵攻打,打消了冒顿的进一步想法。一年后,冒顿致书扶苏,重新约和。
冒顿送给扶苏的信如此道:“上天所立的匈奴大单于恭敬地问候皇帝平安。皇帝提议的和亲之事,双方一直以来相投合,合作让人感到愉快。前些日子,大秦边境的官吏却侵扰侮辱右贤王。右贤王一怒之下,没有禀报我这个单于,就率兵攻打大秦边郡,断绝了匈奴单于与大秦皇帝缔结的条约,离间了大秦与匈奴兄弟般的亲密关系。皇帝责备匈奴的书信马上送了过来,我们派出使者送信报告真实情况,结果使者被扣留未归,而大秦的使者也不到匈奴来,因为这个误会而不同我们和解。
我因此惩罚了右贤王,派他到西边去攻打月氏。依靠上天的福佑,已平灭了月氏,把反抗不服的全部杀死,并降服了所有的百姓,平定了楼兰、乌孙、呼揭和他们旁边的二十六个国家。如今,那些草原上弯弓射箭的人们,都变成了匈奴的臣民,合并成一家。
北方已经安定,我们愿意停战,修养士兵,喂养马匹,消除令人不快的战事,恢复旧有的条约,顺应匈奴与秦人的期盼,以使边疆百姓得到安宁,少年人能够成长起来,老年人能够平平安安,世世代代和平安乐。
我们尚不知皇帝的心意,所以派郎中系雩浅呈送书信给皇上,并献上骆驼一匹,战马二匹,驾车之马八匹。皇帝如果不希望匈奴靠近北方的边塞,那么我就诏告官吏百姓居住到远离边塞的地方。使者到达后,请即刻让他回来报信。”
匈奴灭东胡,吞并月氏,征服了整个北方草原,已是垂暮之年的冒顿却依旧保持着豺狼般的精明和狡黠,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对匈奴与秦人各自的优劣势心知肚明,论国家、军事整体实力,匈奴不如大秦;论灵活和机动,大秦则不如匈奴。
如果大秦不再与匈奴和亲,不再向匈奴进贡,匈奴果真进入中原与秦军死磕,绝对没有取胜,占便宜的机会。反之亦然,如果秦军千里迢迢进入草原与匈奴作战,同样没有任何优势。但无论如何,大秦北方边境点多线长,处处屯兵设防完全不现实,终究留有匈奴偷袭的空隙。
因此,只要向大秦朝廷伸出橄榄枝,不怕他们不同意。再说,只是一纸合约的事,别人就会将所索要的财物送上门来,总比自己过去抢,来得轻松舒服,来得有脸有面。冒顿这才在弥漫之时,向扶苏写了这份信,重提和亲之事。
单于的来信,说它是一份和亲的邀请,更像是武力的炫耀和胁迫,典型的恶人先告状,把白的说成黑,把黑的说成白。书信送到后,扶苏和公卿们都清楚匈奴是不可言信的异族,经过再三商议,为了边境的安宁和百姓的福祉,最终还是答应了匈奴的请求,但也不再像当初那么卑恭。
扶苏给冒顿回信道:“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平安,郎中系雩浅送给我的信已收到。我很赞赏单于这一想法,这是古代圣明君主的做法啊!大秦和匈奴缔结和约,结为兄弟,每年送给匈奴的东西非常丰厚。但据我所了解,违背和约、离间兄弟关系的却常常是单于的部下。既然右贤王的事已经过去了,单于就不要再深责此事。单于如果能按来信中所说的,明确告知部下不能违背和约,信守承诺,我们将谨慎地对待单于信中的请求。现在有皇帝穿戴的绣袷绮衣、绣袷长襦、锦袷袍各一件,比余一个,黄金装饰的衣带一件,黄金带钩一件,绣花绸十匹,锦缎三十匹,赤绨和绿缯各四十匹,派中大夫意、谒者令肩回赠给单于。”
不久,冒顿单于死,其子稽粥即位,号老上单于。扶苏按照双方书信约定,派遣宗室女为公主至匈奴和亲。老上单于刚刚继位,遵从其父亲冒顿临终前的安排,接下来的几年,匈奴与大秦相安无事。
好景不长,匈奴就像狗改不了吃屎一样,野蛮好战的本性依旧。大秦四十一年,即公元前一八一年,冬,老上单于背信弃义,在毫无缘由的情况下,自率十四万大军入北地郡,以迅雷之势进占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萧关(今甘肃固原东南)、彭阳(今甘肃镇原东南),烧毁秦中宫(位于今甘肃固原),前锋直抵岐州雍(今宝鸡凤翔)、甘泉(今陕西淳化西北),距长安仅二百里,直接威胁王朝中央。
扶苏得报后,立即命中尉周谷、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发车千乘,骑十万,屯驻长安周边,防卫京师;又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宁侯魏遫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前将军,大发上郡、北地、陇西等处兵马车骑迎击匈奴。
秦军与匈奴苦战月余,直到春天来临,老上单于方退出塞外,而秦军将匈奴逐出塞即还,不敢深入草原大漠,对匈奴军几乎没有造成杀伤。
自此之后,匈奴连年侵扰边境,杀略人民畜产甚多,云中、辽东等郡受害最严重。扶苏深以为患,不得不主动派遣使者与匈奴再次修好和亲。
大秦四十七年,即公元前一七五年,冬,老上单于死,其子军臣立为单于,仍积极准备攻秦。一年后,即大秦四十八年,军臣单于以六万骑兵,分两路侵入上郡及云中郡,杀略无数。
扶苏急忙以中大夫令勉为车骑将军,率军进驻飞狐(今山西上党);以原楚相苏意为将军,将兵入代地,进驻句注(今山西雁门关附近);又派将军张武屯兵北地。同时,置三将军,命河内守周亚夫驻屯细柳,祝兹侯徐悍驻棘门,宗正刘礼驻霸上,保卫长安。
此时,匈奴骑兵已进至代地句注边,边境烽火警报连连告急。秦军经数月调动,方抵边境地区。匈奴见秦军加强了守备,遂退出塞外。秦军也罢兵撤警。
大秦五十年,即公元前一七二年,扶苏驾崩。
子婴继位后,基本沿袭扶苏的做法,既对匈奴保持和亲,又储蓄力量,积极防御。匈奴对大秦的烧杀抢掠仍旧持续不断,给北方边郡的百姓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灾难。当然,在不多的反击匈奴的战斗中,也取得了一些战果,涌现了李广、程不识和郅都等一批优秀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