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回忆四十一(天灾人祸)
书名:老台 作者:Zhai男 本章字数:3211字 发布时间:2021-11-25

康营村,陈令祖的两间破茅草屋已经换成了3间宽敞的泥瓦房子,陈令祖的那张花板床也被柳一芹安排人给搬了进去。陈令祖的三间泥瓦房是村子里仅次于保长康东的大房子了。

康东也已经成为周村的代理保长了。因为周村的老保长被长毛意外害死之后,周村新上任的保长不久之后再一次不明缘由的消失不见;周村人人自危,无人敢做周村的保长,不得已县里只得指派离周村最近的康营村康东代理保长一职。

康东每日乐呵呵的,每天穿西装,脚踩崭新的尖头曼皮鞋,在两个村子里晃悠来晃悠去好不自在。

1937年柳一芹已经开始贩卖军火了,她跟军火商人签订合同,河南的自来得手枪只能她来卖。因为柳一芹手里有资源,就是当初刘允制订的土匪分布图,虽然这几年土匪少了些,可现在河南也有将近10万的土匪。

每枝自来得手枪(盒子枪)卖给土匪120元。柳一芹挣3块钱。要是卖给地方民团要260元,柳一芹能挣将近6块钱。卖给地下党每支将近600块钱,柳一芹能挣10多块钱。一打盒子枪12把,柳一芹从来都是10打起卖也就是120把盒子枪。柳一芹这个掮客赚的盆满钵满。不到半年时间,柳一芹带领当初甜记牛行除了掌柜的鲁甜,跟赵大之外。其他的伙计们一共挣了30万块钱之多。算上柳一芹跟长毛一共十三人,除去开支每人还可以分得2万多块钱。

1937年7月7日发生在华北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事变发生后,经过激烈战斗,日本鬼子在7月底占领了平津地区。8月中旬,淞沪会战在上海爆发,战事从华北局部扩大到了全局。中日两国都已经进入了全面战争状态。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1938年6月江苏大部沦陷,1938年6月9日,为了阻挡势如破竹的日军,国民政府在郑州花园口决开黄河堤坝,阻挡日军西进,决堤后形成了黄泛区,暂时保住河南。

黄泛区包括豫北、皖北、苏北44个县(市)约5.4万平方千米的地区。滚滚洪水经尉氏、扶沟、淮阳、商水、项城、沈丘至安徽进人淮河,造成大面积的黄河水肆虐,形成了“黄泛区”。

这场历史惨剧,造成89万人死亡,数千万人受灾

由于河南豫东地区离黄河决堤口门最近,地势较低,从而成为黄泛区的中心地带,遭受洪水冲击最大,黄河决口正逢伏讯期,泛滥的黄河,势如脱缰野马、高屋建瓴般倾灌下游区域,由不得人们采取有效措施,死伤严重。泛水倾泻时,“有夜间来水,人在睡梦中淹死的;有搬运屋内东西房塌砸死的;有慌忙外逃被急流卷去的;有凫水力竭葬身鱼腹的;有木筏撞散落水溺死的;还有围困水中饿死的;身陷淤泥丧生的。”各种死状惨不忍睹。

河南受灾地区死亡人数32万人。同时黄河决堤导致泛区防洪排法及灌概系统的破坏,使各水系接纳山地雨水的功效丧失,形成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早灾的恶劣自然景象;且黄河泥沙游积造成水道搁浅,又使得航运业下滑导致工商业发达的城镇从此萧条:泛水过后泥沙充斥土地,使得泛区土壤逐渐沙化、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低窪地带长期存水又为产苹丛生形成輕灾。

沙化的土地,土壤保水性差,自然降低肥效,虽说可以勉强耕种,但农产收成之低,几与昔日不可同日而语;盐碱化的土地确是根本不能耕作,作物水分的倒毛细现象,使得种子自身水分还要排往外界,更无需从外界吸水,庄稼失去水分只能枯死。河南泛区100多万人不得不远离家乡,流亡他省。

“黄泛区”一个苦难的代名词,这是中国民族被逼到绝境后,生生从自己身上割下的一块血肉;这是百万“黄泛区”人民拿生命换来的;这是千万“黄泛区”人民拿自己的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忍饥挨饿换来的;这应该是中华民族永远记住的民族疤痕;这是用老百姓的命、用黄河这个母亲河,去拖住敌人的刺刀。

但是这一人为的黄河决堤,却为之后的大饥荒酿下苦果,这场水灾不仅改变了华北的生态,而且大部分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往大后方,这一下子加剧了后方粮食的负担。当时战况紧张,大部分粮食都被政府屯着以备战事,百姓的粮食更是少之又少。而这片区域又迅速滋生了蝗虫,并以这块区域为根据地大肆繁衍,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粮食被吃得干干净净,这样一来,大后方的最后一点粮食也没了。

由于当时还处于战争时期,因此那个时候的百姓是需要为战争提供粮食的,毕竟那个时候的河南也是主战场之一。由于制度的原因就算百姓没有粮食也得保证战士的吃喝!再遇上这个难得一见的大旱灾,百姓家为了能给抗战的战士们提供粮食,而自己却饿得无粮可吃。

(除在粮食供应方面,抗战初期,河南60个县的粮食缴纳数量也是仅次于四川、湖南和江西,位居第四。从1941年起,河南发生了各种自然灾害,旱灾、涝灾、蝗灾等严重的自然灾害不断。

河南在抗战中其牺牲也是最大的。当时抗战军队伤亡过大,因此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抓壮丁的任务。为了抗战,大后方人数众多的四川,征丁258万,而占据半壁江山的河南就征丁了190万,位居第二。

没有劳壮力,再加上天灾人祸。至此爆发了极为严重的荒年,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河南仍然贡献了200多万担的粮食,位居全国第五)

自从黄河决堤,中牟县被大水淹没。康营村的老少爷们在柳一芹的帮助下逃难到荥阳县“阚庄村”。1941年“麦收时节”。天还没亮,老老少少早早的起床准备下地收麦子了。

陈令祖做好饭食,叫陈继昌起床吃饭。陈继昌答应一声不紧不慢穿好衣裳,仔仔细细洗好了脸。

陈令祖喝一口稀米汤,催促道:“快点哩,吃了饭赶紧收麦子了”。

陈继昌哦了一声,端起碗小心翼翼喝了起来。

陈令祖看的直皱眉头,叹口气道:“继昌恁白真斯文啊”~

继昌摇摇头,等喝完了米汤才回道:“食不言寝不语”;“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能挠我,而无悠闲镇定之趣;用意不可重,重则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之机”

陈令祖骂道:“放屁”。

陈继昌小嘴一撇道:“不许骂先生”

陈令祖哼道:“恁就跟恁老师学成了老憨头了,恁在学堂里受欺负,恁咋就不敢打回去”?“恁老师咋就不管”?

陈继昌摇头晃脑回道:“不跟小人一般见识”。“再说了,他们打够了,就不在打俺了呀”。“最近他们就木有欺负俺了”。

陈令祖气的将碗重重的扣在桌上:“打你一次可以忍,两次也可以忍,打恁三次恁就必须给俺打回去”。“打伤了人”,俺赔钱,砸锅卖铁都认,就是不能忍气吞声”。

陈继昌低着头不吭声了。

陈令祖叹口气:“算球!“恁跟恁爹一个样,犟球的很”。

陈继昌罕见的高声回道:“俺跟他不一样,他不学好,被政府枪毙了”。“俺跟他不一样,不一样”!

陈令祖心道:“陈继昌这个样子,都怪柳一芹”。柳一芹一年就回来4.5天,还让继昌叫她叔叔。柳一芹只要在家里就天天跟继昌说别学他爸做土匪,木有好下场;做人要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如今倒好,这继昌也忒老实本分了,以后咋办呀。

门外一声嚎叫打断了陈令祖思绪。陈令祖走出屋门只见隔壁康明叔,瘫坐在地上号啕大哭。

即使当年洪涝也不见康明叔如此伤心啊~陈令祖顺着康明叔的方向抬头看去。

远远看过去以为是一阵狂风,卷起漫天的黄土,遮天蔽日

陈令祖大惊失色。他终于明白为何康明叔会如此绝望了,那是蝗虫啊~俺们的庄稼全要完呀。可咋办呀。

瞬时间,院落中便落下成片成片令人看着头皮发麻的蝗虫,有些不结实的棚户直接被蝗虫压塌。

陈令祖赶紧关了窗户,拿起水瓢扣住头便冲过去将康明叔扛起就往家跑。

陈令祖刚打开门,成百上千的蝗虫跟着陈令祖落到屋内。

陈令祖将昏迷的康明叔放在床上,用衣服盖住头部。陈令祖又慌忙拿着扫帚驱赶蝗虫。

陈令祖将进入屋内的蝗虫打死大半,剩下一些交给陈继昌去收拾。

陈令祖交代陈继昌守着门口,他要去地里看看。

陈令祖手拿水瓢,扣着脑袋一路小跑往地里赶去

陈令祖刚开始还能跑起来,慢慢的便跑不动了。因为地上全是蝗虫。地上的蝗虫达到一尺多的厚度,陈令祖踩在上面就像踩在棉絮上一样。

康东家的果园。这些蝗虫落在果园里,立刻开始啃食,发出喳喳的巨响,果实片刻功夫便被啃得一干二净,连杂草都啃个精光。

陈令祖好不容易到了地里。只见庄稼也已经被啃了个精光。大家伙无不捶胸顿足的大哭。还有些人在周围敲锣,想把蝗虫吓唬走;有的用花布绑在棍子上挥舞驱赶;有的老人更是对着田里的蝗虫下跪磕头,烧香都无济于事。真是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无计可施,只能任由蝗虫肆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老台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