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德国人库尔特·汉恩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那些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活动和项目,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后来,他的好友劳伦斯在1942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训练学校,以年轻海员为训练对象,这是拓展训练最早的一个雏形。由于拓展训练具有非常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欧洲的教育培训领域并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发展到全世界,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类群体。
今天下午,我们营销部要开展的训练有两项——信任背摔和空中跨越。前者主要检验团队协作精神,后者旨在提高个人的勇气和自信心。
信任背摔的规则是:参加实施的队员,两手反交叉握拢弯曲贴紧自胸前,两脚并拢,全身绷紧成一体;后倒时,头部内扣,身体不能弯曲,两手不得向外打开,参加保护的队员,两腿成弓步且相互抵紧,两手搭于对方肩上,掌心向上,上体和头部尽量后仰,当实施队员倒落时,全身协力将实施队员平稳接住。
这个项目有三个重点:能否营造出一个令人信任的环境?能否在团队中建立起换位思考的意识?每个人是否能够通过与他人的身体接触、在情感上实现沟通和信任,并承担责任?
阿诚参加了这个项目,第三个上场。此前两个人手脚并拢、向后倒下时,都被大家稳稳地接住了,事实证明,团队是可以信赖的,背摔下来毫无危险,等轮到阿诚上场时,众人都有了经验,信心满满。饶是如此,阿诚走上高台后,还是先朝下面排成两列的人群深深地望了一眼,似乎在寻找什么人。当我的目光与他的目光交汇时,我明显看见他的嘴角上翘,露出一个不易察觉的微笑,同时,眼睛快速眨了两下,心意表露无遗,我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回报他一个心领神会的笑颜,表明不负重托,然后他转过身去,背对着众人倒了下去。领导在上,众人更加不敢懈怠,手臂大腿均分外绷紧用力,把一张保护网打造得严丝合缝、万无一失,毫无意外地接住阿诚,使之平安落地。
必须承认,这个项目对于团队建设确实非常有意义。每当我们中的一位成员将生命交到其他人手上、并最终有惊无险时,人群中都会爆发出一片庆贺胜利的掌声和欢呼声,感觉每个人的心贴得更紧了,团队精神也更加牢不可破。
下一个项目是空中跨越,更多是考验个人能力。具体做法是爬越 九米高的断桥立柱,站立于断桥桥面之上,两臂自然平伸,保持身体平衡,移步至桥面一侧边缘,以后脚的蹬力,使身体向前跃出,跨过断桥落于桥面另一测,平稳走到终点。
原本我不大想参加,因为无论是断桥的高度还是两段桥面的距离都令人望而却步,况且女生本就胆小,身高也不占优势,还是尽可能保持低调,不要在人前出丑为好。不过,事情总是计划没有变化快,正当我犹豫不决、尚未拿定主意之际,最开始被选出参加这个项目的两个男同事都先后“掉了链子”,其中一个当场掉头走掉,另一个似乎想试一试,但是,还没爬到桥面就开始不顾形象地哭天抹泪起来,场面煞是难看。男同事吓得萎成一团,女的更没勇气尝试,这个项目眼瞅着进行不下去了,众人纷纷大眼瞪小眼地静观其变,等着两位领队拿主意、做决断。
第一个项目阿诚身先士卒,第二个项目理应轮到我首当其冲。再说,眼前这一蹶不振的场面也实在叫人看不下去,营销部是整个公司的精华所在,销售员个个自诩为精英人士,关键时刻咋都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呢?人人摆出一副狗熊样儿,竟然让一段小小的断桥挡住了去路,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说出去都没人信。
这种时候最需要领导以身作则,必须有人当仁不让、挺身而出。我霍地站起身,伴随着众人的低声惊呼,稳步走到断桥立柱前。准备攀爬之前,我回过头来,看见阿诚站在人群后面,睁大眼睛怔怔地注视着我,嘴唇翕动着,好像在默念什么。或许在他的目光中除了震惊之外,还有担心、怜惜等其他含义,但此时此刻,我已顾不上详细分析,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既然我拿定了主意,那就什么都阻止不了我了,我相信,他一定在我的神情中看出了视死如归的决心。
我一步一步爬上铁梯,登上断桥。一缕微风袭来,桥面随之抖动起来,颤颤巍巍,忽忽悠悠,犹如我的心。
我站在断桥的一端,教练站在另一端,中间隔着大约八十公分的空气。我的腰间已拴上保险绳,教练不停地手鼓励我:不要怕,没危险,只要放胆向前跨出一大步,他就马上接住我。
教练跳过来,又跳过去,做了两次示范,看似轻而易举。他又用力拽了拽保险绳,以示它安全可靠,完全承受得住一个人的身体重量。然后,不停地招手,催促我跳过去。
可是,为什么风那么大、桥面晃动得那么厉害?在地面往上看,没感觉桥那么高啊!我的心狂跳着。果敢决绝是做给别人看的,谁心慌,谁知道!即便如此,后路肯定是没有的,大话说出去了,人也爬上来了,不跳也得跳!
于是,我定下心神,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对面大约三十公分的狭窄桥面上,默念着“一、二、三”,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依照教练的指令,向前迈出一大步。
然后……我就摔到桥下了!
奇怪的是,没有身体落地的巨大声响,只听到下方传来一片惊呼,好似一口气尚未吐出便强行咽了回去。我睁开眼,发现自己正吊在半空中。
这一切可能只持续了十几秒钟,尚未等我完全明白过来,便感觉有一只大手从上方伸出,牢牢稳住猛烈摇摆的保险绳,继而又抓起绑在我腰间的绳索,把我拽了上来,直至双脚踩上桥面。
害怕是后来的事,坠落的发生在转瞬之间,大脑根本来不及反应,更不用说做出正确判断。庆幸的是保险绳索的质量过硬,确实起到了保障生命安全的作用。再加上教练的专业素质在关键时刻体现得淋漓尽致,临危不乱,处置得当,迅速遏制了更大的危险,使我尚未来得及心生恐惧就已成功获救。
说到归齐,还是因为我害怕了,在起跳的一霎那,脚下迟疑,步子迈小了。如果在平地上,八十公分可谓小菜一碟,一抬腿就跨过去了,中学体育课有立定跳远一项,我的成绩从未低于一百五十公分。原本没把八十公分放在眼里,但与地面不同的是,在断桥上多了两个因素:一是风的作用,阻力变大的同时,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再是桥面的宽度,在远离地面的空间背景下,三十公分的宽度勉强放下一只脚,在视觉上显得尤其窄小。两个不利条件叠加在一起,我就怕了。墨菲定律中有一条,“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也就是俗说话的“怕什么,来什么,”今天在我身上统统应验了,当着众人面前,大大地出了一次丑。
多亏教练及时出手,拯救我于劫难之中,共同为大家呈现了一幕教科书式的求生救援场面,虽说整个过程有惊无险,但我还是挂彩了,小腿外侧被桥面划伤了一片,手臂也出了不少血。待我一瘸一拐从铁梯上走下来,几个姐妹立刻跑上前,扶着我在旁边石凳上坐下,“嘀哩嘀”从手袋里找出湿巾和纸巾,帮我简单地处置了一下伤口。流血处看着骇人,实则并不严重,加上我的血小板给力,一会儿工夫血就凝住了,不再往外流淌。
或许是被我的勇气所打动,抑或纯粹是因为我用生命在技术层面上验证了保险绳的坚固性和可靠性,在此之后,居然有六名同事自愿报名,登上断桥,完成了这项一开始在众人眼中貌似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挑战,第一天的训练计划圆满地告一段落。
晚餐时间,由于腿上受伤,走动不大便利,我没有去餐厅吃饭,让小翟帮我带回一个菜包,在房间里冲了一包方便面,简单凑合了事。小翟回屋时说,就餐时遇见兰副总,问起我,让她吃完饭去找他。
过了几分钟,小翟从兰克诚那儿回来,手里拿了一些东西。
“兰副总给你的,”她举起一袋纱布和创可贴,“瞧,还有三七粉,专门止血的,让你赶紧敷上。”
我取过三七粉,看着用药说明。
“如花姐,没想到杀手先生的心还挺细呢,对你真关心哦!”“嘀哩嘀”撇着嘴,冲着我做了一个鬼脸。